大公主含笑問道:「這又是搞得什麼鬼?」
她對妹妹說話的語氣滿是親昵,旁人可沒這待遇。
了了與三名伴讀分別站在推車的一角,整個殿內只有承恩公府的人臉色不大好看,畢竟四位伴讀只有一位沒有隨公主同行,是誰呢?
楊矢只恨不得地上有條縫叫自己鑽進去。
做伴讀這段時日,他著實是煎熬至極。要說難過,公主不打他不罵他,只是無視他,其餘三人倒會同他說話,然而有了正事卻又不帶他。這種被忽略得徹徹底底的感覺是前所未有的,可若要楊矢主動辭去伴讀的職責,他又不願。
他在宮中是不受待見,可伴讀的身份卻給他帶來了許多好處,無論是家族還是日常來往之人,都因這身份高看他一眼。
劉敬諾等人是被公主帶著參與到壽禮製作中的,他卻連壽禮是什麼都不知曉。
文武百官鮮少見到小公主,上回見她已是許久之前,隔了這麼些時日一見,也不知是不是「轟天雷」所帶來的濾鏡,總覺著小公主年紀小小卻老成持重,一看便非池中物。
四輪拖車上蒙著一層紅布,隱約看得見被罩住的壽禮參差不平,少說有七尺高、九尺寬,小公主這是準備了什麼東西?
帝王心情愉悅,道:「還賣得什麼關子?莫非是要朕親自去揭不成?」
結果她那小女兒當真捏起紅布一角往前遞,很明顯是真的要她過去。
大公主輕笑:「聖上若是不想過去,不如兒臣代為效勞。」
帝王紆尊降貴的起身道:「你既如此說了,那朕還當真是要自個兒過去才成,免得叫你搶了去。」
她素來殺伐決斷,難見笑臉,今日難得如此和顏悅色,可見心情是極好的。
等帝王接過紅布的一角,輕輕一扯——不等她定睛細看,左右席位上的官員及皇親國戚便齊齊發出驚嘆!
聲浪如潮,稱得上是失儀。
原來這竟是一尊雕刻極為精美的琉璃盤!
但琉璃怎能做到色彩如此豐富,質地又如此清澈?居然連一絲一毫雜質都瞧不見!
實際上這並不是琉璃,而是玻璃。
陶瀾驕傲地向帝王介紹道:「聖上請看,此謂山河琉璃盤,東起岷山,西至北域,正是我大曜國土所至之處,謹以此琉璃盤,祝願大曜河清海晏,千秋萬載!」
那些青春永駐壽比南山的祝壽詞,帝王早已聽膩了,比起自己的長生不老,她更願意聽見由自己一手建立的王朝能夠延綿千年,經久不衰。
是以她當場放聲大笑,可見對這件壽禮的滿意程度,先前陶諫獻禮時她也很滿意,但那不過是點點頭,兩邊一比,帝王更滿意那一樣,自是不必多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