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還是大隊長期間,劉芬芳干點啥他都沒意見。
公社書記親自跑了一趟,用大隊的大喇叭召集全員,宣布了把打來的三頭野豬做成澱粉腸的決定。
很多人都不能理解,覺得以前能直接分,怎麼現在不能了,還要這麼麻煩?公社書記便向眾人解釋了緣由,大家雖然還不情不願的,但也沒人敢跟領導叫板。
澱粉腸怎麼做,除了清歡沒人會,公社書記便做主讓她來負責,聽說幹這個還有工分拿,村民們都沸騰了,一散會就一窩蜂擠過來問東問西,大隊長站在人群之外,一顆心拔涼拔涼。
一聽清歡說只需要女人,頓時便有人不樂意了:「你們女的能幹什麼啊。」
不等清歡開口,大隊裡最彪悍的女人就惱火道:「女的啥不能幹,要是沒女的都沒你這狗玩意兒!」
清歡則回答道:「主要這是做吃的,隊裡家家戶戶不都女的做飯嗎,有經驗。」
「就是!」又有女人回應,「一天天油瓶倒了都不知道扶!」
雖然還是有一小部分男人不樂意,覺得這種好事不讓男的參加太不公平,可他們畢竟是少數。
清歡也就選了三十來個人,選的都是那種生活習慣較好,性格不錯的,其中大多數是還沒找對象的年輕女孩,這樣一來就更沒人好意思說什麼了。
做澱粉腸,腸衣是個很大的問題,除了天然腸衣外,數年後用得最多的塑料腸衣,也就是pvdc材料,眼下根本就沒有,而且不是丹山市或省城沒有,是全國都沒有。現在是七十年代中期,如果按照類似年代的世界走向來看,距離第一根火腿腸的生產都至少還要十年。
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塑料腸衣都需要自國外進口,所以這次做澱粉腸只能全程手動,即便一家三口有技術,也沒材料。
玲瓏不參與製作過程,她收拾了一個包裹,裡面是一些做好的澱粉腸、曬乾的木耳菌子以及風乾的野豬肉,還有已經配置好的調料,打算給趙立冬家裡人寄過去。
用她的話來說,這叫「投資」,她下鄉時帶的錢票跟行李都是兄妹仨人中最多的,之後每個月,周惠跟趙建設都會給她寄錢寄票寄吃寄穿,人類的感情一旦被距離分割開來便很難維持,要是下了鄉就沒了音訊,家裡人的疼愛跟思念會漸漸淡化,這是玲瓏不允許的。
為了少花郵費,以及「付出了就得必須讓所有人都知道」的原則,玲瓏特意寫了一封聲情並茂的信,她先是表達了對媽媽爸爸的想念,並用極為煽情的筆法描述了自己想她們到半夜躲在被子裡偷偷流淚的畫面,然後才開始報喜不報憂。
唉,她寄回去這些東西看著多又多,真要換成錢,還不到當初下鄉時帶的三分之一呢。
信的末尾,玲瓏表示這一大堆東西里有兩份額外包裝的是給同樣下鄉的兩位哥哥的,因為她沒有哥哥們的具體地址,所以要麻煩媽媽爸爸幫忙寄給他們。
有了她這麼個可愛討人騰的女兒做對比,估摸著連留在家裡的大哥趙立春都要被看不順眼。
「為了能夠得到巨額回報,有時候一點付出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