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說話的口吻很友善,卻透著令人心驚的強硬,脾氣好並不代表來者不拒,孟婆大神見慣了人世間的悲歡離合,早已跳脫七情六慾之外。
同為女人,和書記其實也不贊同耿振業這種先斬後奏的行為。
即便出發點再好,跟家裡聯繫一下都沒有就直接把孩子帶回來,清歡同志要是不願意養,豈不是落人口舌?更何況她現在正處於事業上升期,回歸家庭多可惜啊。
這年頭,寧毀一座廟不拆一樁婚的觀念深入人心,和書記也不好說乾脆離了算了,清歡說得對,她倆婚姻關係已經不復存在,即便耿振業回來,頂多也就辦個手續的事,身為縣委書記的她還能幫忙讓流程走快點兒呢。
「要我說啊……你倆換個角度想想呢?」
清歡跟耿振業聞言,同時看來。
和書記道:「耿同志,我實話實說,你如果想要持續這段婚姻,那你就不該招呼都不打一聲。」
顧及到有孩子在場,和書記說得很委婉:「你這樣直接宣告結果,不是要逼清歡同志做她不願意的事情嗎?你知道她現在肩上的擔子有多重嗎?」
耿振業當然不知道。
他急急忙忙趕回部隊後,先是忙著交接任務,然後便趕去戰友老家,再著手轉業的事,這一整個過程里他壓根沒想過老家的妻子跟女兒,比起情感上的寄託,她們更像是一個符號——他平安回來了,還活著,以後也不會離開她們,這還不夠?
耿振業驚訝於妻子的改變,但他完全不知道這份改變從何而來。
清歡想,假如她和了了沒有來,王白菜與小丫此時已然死去,那麼匆匆帶著兩個小男孩回來的耿振業必然會回老耿家,他轉業後得上班,哪來的時間帶小孩,想都不用想就知道,他一定會很快再婚。
有新的妻子幫他照顧孩子孝順老人打點家事,至於這個妻子會是誰,一點不重要。
等他再婚有了新的親生的孩子,逢年過節還能記得白菜跟小丫,給這娘倆多燒兩刀紙錢就不錯了。
然而沒有人知曉那對可憐的母女已經消失在這世間,所以耿振業的回歸就象徵著圓滿,拒絕了他的清歡在旁人看來才是不識好歹呢。
和書記不知道清歡在想什麼,她給了個很離奇,但又莫名很有道理的提議:「要不這樣,耿同志這些年跟家庭脫節,不如試著留在家裡照顧孩子?畢竟清歡同志跟這倆孩子不是親生的,做好做不好都容易落口舌,但要是你照顧就沒人能說什麼了不是?」
耿振業下意識道:「我還有工作……」
「這就更簡單了。」和書記眼睛一亮,「你轉業回來是副處級,拿六級工資,工作完全可以讓給清歡同志嘛!她工作能力強,又有上進心,這樣你既能維持婚姻,又能給她做好堅實的後盾,清歡同志,你覺得呢?」
清歡眨了眨眼睛,輕笑道:「我沒意見。」
耿振業結結巴巴道:「可,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