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柱子:這把高端局]
[他逃他追,插翅難飛!]
[小飛劍來咯~]
[秦始皇:荊軻,你有點不禮貌了。]
「其實刺殺秦始皇的刺客還是挺多的,除了荊軻還有高漸離啊張良啊,這些是比較出名的,然後還有不那麼出名的,秦始皇三十一年的時候,他在咸陽蘭池也被人刺殺過。感覺秦始皇在防刺殺這方面都快防出經驗來了。」
「不過你說燕王喜這招完全沒用吧好像也不是,秦始皇轉頭就打魏國去了。燕國還是得以苟延殘喘了一會,此時魏無忌已經去世十八年了,魏國失去魏無忌的後果和趙國失去李牧的下場是一樣的,魏國也很輕易的被秦國攻破。」
「值得一提的是王賁攻破魏國都城的方式和白起破鄢都是一樣的,白起引的是西山長谷水,王賁引的是黃河水。魏國國都大梁四周水利工程發達,是魏國幾代人苦心經營的結果。」
「大興水利的好處就是大梁周邊糧食產量提高,水運發達。但是這也成為了魏國作繭自縛的網。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拜這發達的水網所賜,王賁輕而易舉的引黃河水灌城。」
「大梁的城牆他就是不鏽鋼做的他也經不住黃河水這麼造啊,大水沖了三個月,衝破了大梁的城牆,也將魏國沖向了滅亡。」
「進攻魏國的同時,秦始皇還派了李信進攻楚國。但是,王賁進攻魏國是挺順利的,李信進攻楚國卻不是很順利。」
「一開始秦始皇問李信和王翦,打楚國要用多少兵馬,李信這小伙,年輕氣盛,說二十萬就夠了,王翦說不行,得要六十萬。」
「六十萬和二十萬之間差了整整四十萬大軍,又不是四十塊。那肯定都想選損耗少的對吧,而且一個說二十一個說六十,加上王翦這時候年紀確實也大了,李信還是年輕小伙呢,秦始皇也覺得會不會是王翦老了,不如年輕人了。」
「李信就和蒙武帶著二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開拔了,王翦留在家裡沒去。結果事實證明哈,薑還是老的辣,李信他帶二十萬還真就拿不下。不過李信他倆也不是一上去就吃癟,一開始還是打了勝仗的。」
「結果沒過多久,很快他倆就吃了一個大敗仗,還是那句話,群眾內部有敵人!平定過嫪毐之亂的昌平君他反水了!他和當時率領楚軍的項燕搞了個前後夾擊,打得李信節節敗退。」
「沒辦法,還是得王翦上,那戰國四將跟你開玩笑呢嘛?王翦就帶著六十萬大軍奔赴戰場了。王翦一來這局勢馬上就不一樣了。王翦知道楚軍現在氣勢正盛,都想著決一死戰。誒,他就不跟你正面較量,主打的就是一個避其鋒芒。」
「雙方僵持不下,耗的時間越來越久,秦國是耗的起,楚國可耗不起,楚軍就打算撤了,王翦等的就是這個時候,誒。兵法啊計謀啊搞得都是心理戰,一般誰先沉不住氣,誰就會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