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該爭的時候不爭,等到後面人家坐大了又去爭,爭得贏就有鬼了。]
[也多虧劉弗陵信任霍光,他那時候多大?十四吧,他要是不信任霍光純純白搭。]
「那個污衊霍光的奏摺他鳥都沒鳥,但是劉弗陵不在意不代表霍光也不在意,霍光知道這事以後連朝都沒上,就擱劉徹之前畫圖的畫室裡面呆著了。劉徹立劉弗陵之前畫了一幅畫。」
「周公輔成王圖,用來暗示霍光,但是霍光一開始裝傻,劉徹就只能把話挑明說了,這會子他就待在那個畫室裡頭等劉弗陵表態。劉弗陵一看,他的大司馬怎麼連朝都不上了呢?」
「他就派人去叫霍光,上官桀就趁機又給霍光上眼藥,說霍光是因為心虛才不敢來的,陛下你趕緊把他抓了吧!劉弗陵讓他搞煩了,大司馬反沒反用你說?趕緊給我閉嘴吧你。」
「霍光來了,他也知道劉弗陵肯定是信任他,不然不會跟個沒事人一樣,但是他要茶一下。他就脫冠請罪。男人嘛,不管多大年齡的男人,永遠都會為茶藝所折服。」
「劉弗陵就趕緊讓他的大司馬起來,說他知道大司馬是被冤枉的,都是些子虛烏有的事。霍光就問劉弗陵是咋知道的,劉弗陵嘎嘎一頓分析,條理邏輯十分清晰,大傢伙都被皇帝的聰明震驚了,霍光也對這個結果很滿意。」
「但是上官桀和燕王劉旦可不滿意,這事可大可小,上官桀勸劉弗陵高高拿起輕輕放下,但劉弗陵表示他絕不放下。還連帶著更討厭上官桀了,這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沒過多久,他們的謀劃就敗露了,上官桀和鄠邑長公主就準備搞政變,先殺霍光再廢劉弗陵,結果這事的風聲吧,他又被走漏了。自古有多少大事都是因為密謀的時候走漏風聲被告發,然後就沒成事。」
「大傢伙談論這種大事的時候難道就不能把門關緊一點嗎?而且他們這告發還是層層遞進的,最後讓霍光和劉弗陵知道的時候,和人盡皆知也差不多了。」
「霍光和劉弗陵清楚的掌握了上官桀他們的政變計劃,嘖嘖,上官桀那邊那漏勺還挺大的,直接漏得一乾二淨。霍光提前做好了準備,這個政變就跟鬧著玩似的,被霍光輕鬆的對付過去。」
「參與政變的人統統被逮捕誅殺,上官皇后因為年幼。所以倖免於難。」
「至此,四位輔政大臣,死的就剩霍光一個了。」
第4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