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構自覺自己聰明絕頂,如今暫且留岳飛一條小命。
一但等到雙方議和,就將岳飛就地處決,一舉兩得。
即可以利用岳飛牽制金人,也能用金人牽制岳飛。
簡直沒人能比他做得更好了。
趙構有一種迷之自信。
但他和秦檜似乎從頭到尾都沒考慮過,岳飛會有造反的這種可能性。
也許是他們也打心裡認同,岳飛不會造反。
秦檜沒能達成目的,黑著臉出了宮。
一路上遇見秦檜的人,要麼不屑跟他打招呼,要麼就是見他臉色不好不敢上前。
秦檜越想越來氣。
除不掉岳飛,他總覺得心裡像梗著一根刺似的。
天幕說他秦檜是奸臣,因為冤殺一個岳飛就背負罵名,遺臭萬年?
背負罵名也好、遺臭萬年也罷。
秦檜都不在乎。
從他開始巴結趙構那一天開始。
他就享受到了權力的滋味。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滋味。
名聲是什麼,品行又是什麼?
秦檜通通都不在乎。
他手上掌握著所有人的生殺大權。
他要誰死,誰就不能活。
在秦檜眼中,權力。
遠遠大於文人的口誅筆伐。
被罵兩句而已,算不得什麼。
秦檜知道岳飛是忠於大宋的忠臣,但那又如何?
他要岳飛死。
岳飛就得死。
岳飛是忠還是奸,他秦檜說了算。
岳飛已經許久沒有傳回前線的軍報了。
秦檜尚不知岳飛已經行軍至何處,戰況幾何。
他吩咐手下的人盯緊有關金朝人的一舉一動。
他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殺死岳飛了。
一旦金人議和的使臣抵達。
他就會毫不猶豫的要了岳飛的命。
-
趙光義被趙匡胤關進詔獄已經好幾日了。
雖然趙匡胤沒下令對趙光義用刑,但趙光義養尊處優慣了。
驟然被打入大牢,各方面都很不適應,連下巴都瘦了一圈。
趙光義天天盼著 他哥放他出去,剛開始進去的時候怕他哥在氣頭上,一怒之下真把他給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