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丟了四百多年的燕雲十六州也被朱元璋收回了,橫跨兩個半朝代,燕雲十六州終於回到了自己人手裡。」
「老朱家不知道是血脈傳統還是怎麼著,基本都是那種莽夫。像朱元璋,他把元順帝趕走、燕雲十六州收回來以後。他其實並沒有滿足。」
「他想斬草除根,把蒙古人趕盡殺絕。朱元璋先後出兵五次,終於把蒙古人這個心腹大患給拔除了。」
「外患沒了,內憂就該來了。特別是論功行賞以後,有人仗著自己勞苦功高,開始囂張跋扈。把蒙古人趕盡殺絕以後,行事就更加肆無忌憚了。」
[馬皇后和朱重八,帝後情深,磕死我了磕死我了。]
[馬皇后一走,賽車就沒有剎車片了。]
[開局一個碗這是真離譜,劉邦開局都自帶三兄弟呢。]
[開局一個碗,結尾一根繩。大明的命運早已註定。]
[幼年失持失怙,中年喪妻,晚年喪子,人生三個重要的階段分別失去他最重要的人,朱元璋也是點背。]
[大明很有血性,就是太硬了。]
[樓上,也不是所有大明人都有血性,你把瓦剌留學生給忘了?這可是大明的恥辱。]
[同樣是開國皇帝,同樣是相知相守的夫妻,這邊恩恩愛愛琴瑟和鳴,反觀一些……]
[講話講一半你吃泡麵必沒有調料包。]
[上承周漢、下取唐宋,就是我們大明啦。]
「而且朱元璋因為他是底層出身,像我們平民老百姓最恨的東西就是貪官對吧。所以朱元璋同理,但是朱元璋他不是一般的恨,他是特別恨。」
「這就導致了一個弊端,因為怕貪官污吏,所以朱元璋手底下的官員都是很清貧的那種,這種清貧不是他們給自己立的人設,而是被迫的。因為朱元璋他壓根就不給人家發錢。」
「高薪不能養廉,低薪必然助貪。逼急了反而大家都開始劍走偏鋒了。初衷是好的,但最終還是走偏了。」
「不過拋開這些不談,朱元璋還是一個挺不錯的皇帝的。前面說了因為他體恤農民,所以他經常會進行一些免稅行為。洪武之治就是朱元璋在位的時候的政治成果。」
「後來馬皇后死了,朱元璋就有點放飛自我了,但還沒完全放飛自我。因為他的好兒子朱標這時候還活著。」
「說起朱標,朱元璋那麼多兒子,但他對朱標是獨一份的。別的帝王父子,都是那種老子提防兒子篡位,兒子等著老子退位。到了朱元璋這他簡直是恨不得雙手 把皇位奉上給朱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