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露茗的家鄉,每年一過九月份氣溫就會驟然下降,但偏偏柯露茗孩子身體不好,每年冬天都很難熬。
所以柯露茗想要留校,將孩子也接到北京來。
雖然開學才幾天的時間,但柯露茗已經將一些都打聽清楚了。
當上班長後,綜合測評會加分,留校也會參考這個分數,而首都大學有配套的中小學的,教師子女入學的話,會有額外優惠。
柯露茗不僅有想法,也很有能力。
當上班長後,班級里基本上沒出過什麼岔子,還組織同學進行各種交流比賽活動。
一時間經濟系的同學,在學校里都成了名人。
而關蓓一邊積極參與學校活動的同時,一邊思考自己的事情。
她畢業後會去哪裡工作。
齊成瑾被調動到了警察學院,如果不出意外,齊成瑾近幾年,工作不會再頻繁調動。
所以關蓓的目標也是留在首都,但關蓓不太想要留校。
而且除了畢業的去向,關蓓還想找點掙錢的門路。
學校的補貼基本上就是關蓓一個人的量剩餘一點,多不了多少。
齊成瑾每個月工資雖然不少,但齊雨佳逐漸變大,花銷方面也會越來越多。
家裡的存款因為買房,現在只有小三位數,雖然聽起來不少,但經歷過更多的存款後,這個數額這讓關蓓極度沒有安全感。
雖說家裡還有那些金條作為底氣,但關蓓總覺得太虛了,不如存摺上的數字變化讓人安心。
這麼想著,關蓓離開學校的時候,專門去了校門口的報刊亭,準備多定幾樣報紙。
寫文章目前來看是她最擅長的事情,做回老本行,每個月多多少少也能有收入。
但關蓓不準備繼續給市報社和省報社投稿了,首都這邊的報紙種類更多,關蓓想要試試大名鼎鼎的日報。
因此關蓓不僅定了未來一年的報紙,還讓報刊亭找出前半年的報紙,全都買回去,仔細研讀。
報刊亭這邊和郵局進行了合作,為的就是方便這些大學生們和家裡人聯繫。
因此不僅設立了郵寄窗口,還專門接了一台電話機。
關蓓等報紙的時候,隔壁的小房間裡,正好有人打電話。
這對大學來說是常事兒,關蓓稍微離遠了一些,等著自己要的報紙。
結果小隔間裡說話的聲音越來越大,還是讓關蓓聽得一清二楚。
「媽,我都跟你說了,要是他來我們家,我就不回去了,你願意怎麼交代怎麼交代。」
「我能考上首都大學,是我厲害聰明,我表弟學不會,就是他腦子不好用,就算一趟趟來找我,我也沒辦法。」
「他要是不走,我這周就不回家了。」打電話的人越說越氣,最終憤怒地將電話掛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