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地說,她就沒想擋,這也不是啥不能讓人知道的事情。
穆綿只在聶思慧轉身的瞬間,下意識想到……
這出版社是滬市的,她思慧姐也來自滬市。
還挺巧嘿。
小巧合而已,穆綿轉頭就拋到了腦後,這出版社是她從好幾家裡面挑選出來的,很適合她的風格。
只有適合,才容易過稿。
雖然她嘴上常說過不了就算了,但好歹花了那麼多的精力呢,時間線長達三四個月,這麼久的努力還是想有點回報的。
寫完收信人信息,穆綿又在下面寫起了寄件人信息,寫完才把整冊塞進信封里。
朝上的首頁是她自己隨意畫的封面,圖畫右下角跟了『秋雨綿綿』幾個字。
小人書的出版跟期刊的刊登不一樣,期刊是要求真實身份投稿的。
小人書則不用,穆綿看過的那幾本,人家用的都是筆名。
所以她給自己也整了一個。
秋雨綿綿顧名思義……
秋雨天出生的綿綿,她出生那天剛好下了雨。
真的是很簡單粗暴。
---
郵局大廳另一邊角落裡。
聶思慧沒直接寄,而是把折好的信又拆開後,拿筆在後面添了兩句。
她一直都知道,穆綿那小姑娘很喜歡寫寫畫畫,少年期刊上登的那兩篇文章她也看過,寫得非常好。
至於小人書,小姑娘具體畫了啥,她知道的其實不是很清楚,只偶爾撇到過幾眼,紙上那一筆一畫都很有靈氣。
應該說,那本身就是一個很有靈氣的小姑娘,跟這樣的人相處起來就格外舒心。
在她下鄉這幾個月里,穆家對她也是有頗多照顧。
畢勤之前在信里提過,她現在就負責稿件這一塊兒。
聶思慧從小到大就只有畢勤這一個朋友,受畢勤的影響,對於出版社稿件處理流程她也是知道一些的。
有些時候,稿件石沉大海可能不是質量不行,而是稿件太多了,出版社可能根本就沒看到。
聶思慧也不知道小姑娘寄信的時候用的是什麼名字,反正地址肯定是紅星公社清風大隊。
她能做的其實也不多,只能跟畢勤提兩句,確保這稿件能被看到,其他的還是只能看小姑娘自己了。
不過也有可能是她多此一舉,她記得這小姑娘運氣一直都很不錯來著。
聶思慧剛寫完,簡木蘭的聲音便在她身後響起,「我說你為啥半天沒出來呢,咋又寫上了?」
聶思慧再次把信疊好,塞進包裹里,笑了笑道:「我突然想起來有事情忘說了,就再添了兩句,雙翠嬸子她們呢?」
簡木蘭下巴努努示意了一下,「那不嘛,找穆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