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綿偶爾去找許樂樂的時候都能看到,她大哥時時刻刻都喜滋滋的。
娶媳婦兒嘛,當然開心啦!
不過最後,許高義到底還是沒有當成秋收後,大隊裡第一個娶到媳婦兒的人,有人趕在了他前面。
那人就是……錢知青。
也不知道這人是不是被秋收累到了,還是蓄謀已久。
剛分完糧,他就拎著個包裹去了公社,直接入贅了。
男同志入贅,這在大隊裡可是一件新鮮事兒。
大嬸子們聚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地打聽女同志是什麼樣的人。
穆綿仗著跟石小蓮熟,也跟著吃了一點瓜。
聽說那女方家裡就她一個孩子,她爹怕家裡香火斷了,才想找個人入贅。
不過按照石小蓮之前說的,原本離錢知青去公社還得三年多呢。
穆綿淺淺猜測了一下,估計這人是因為小學老師這活沒了,實在受不住干農活的苦,所以提前找了出路。
這麼一
算的話,這裡面好像還有點她的事兒呢。
不過這可不能怪她,她當初只是跟大隊長提了一提而已。
錢知青要是自己有能力,也不可能會被換下來。
歸根結底,還是他自己思想不端正。
他這一走,男知青那邊就只剩下譚鴻博了,這人跟湯溶溶好像也有點戲,兩人看著有點要一起搭夥過日子的意思。
之前下工的時候,聽說譚知青還幫湯知青幹活了呢。
這年頭知青跟知青結婚也挺常見的,有條件的話,結婚後可以自己在大隊裡申請一塊地蓋房子。
就是他們這房子只有住的權利,因為不是本地人,宅基地是不屬於他們的。
到時候一旦回城,房子就歸大隊所有了。
這倆知青最後能不能成,穆綿並不知道,因為石小蓮沒記住。
那估計就是短時間內成不了。
也正常,畢竟是婚姻大事嘛,還是得慎重。
錢知青帶來的熱鬧沒多久就淡了,畢竟他來的時間也不算久,好多鄉親甚至都沒跟人說過話。
就是孫會計家的嬸子看著怪不高興的,穆綿好幾次聽到她罵人。
不過這些不關她的事,穆綿很快發現,雖然她們家沒人辦喜事,但是她居然奇蹟般地忙了起來,還是趕行程的那種忙。
起因是,許高義結婚這天,穆綿跟許樂樂姐妹倆當了一回送喜童子,幫忙滾了一下喜床。
她們省這邊一直都有這樣的習俗,新媳婦兒進房前,需要小孩兒滾一下床。
現在風氣不緊,這些流程還在,等再過兩三年,到時候結婚肯定就一切從簡了。
她們這邊標準的習俗是…讓一對五六歲的小男娃小女娃來滾,寓意著一個『好』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