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秋彤在懷孕後就把工作轉給了親戚,畢竟她媽雖然能來幫忙照顧月子,但沒有辦法一直幫忙帶孩子。
她這個工作跟鍾凝那種拿筆桿子的也不一樣,沒有往上升的機會。
董儕又沒有其他負擔,一個月一百多塊的津貼完完全全夠一個小家的開銷,所以轉了工作雖然是有點可惜,但廖秋彤還是把重心放在了家庭上。
每個人的情況不一樣,選擇自然是不一樣的。
像穆綿這種結婚以後在家照樣能工作,照樣掙錢的情況鳳毛麟角。
要不說是老天爺親閨女呢,超強的天賦就是老天爺賞飯吃嘛。
現在這個年頭,本來就是連環畫盛行的時期,穆綿能在一堆稿件中脫穎而出自然不是只靠多出來的那幾十年眼界。
用畢勤這個專業編輯的話來說就是,穆綿的畫很靈氣。
不過靈氣靈感這種東西很飄忽,來家屬院這兩個月,穆綿就沒畫新的小人書,只畫了一些插畫,掙個三瓜兩棗的。
一來,剛到的時候忙嘛,新生活新環境總要適應的。
二來,也確實是沒啥靈感。
日子就這樣又過了兩天,十月十七號的時候,穆綿收到了滬市畫報出版社寄來的信,信的內容很簡單,就是八月份過稿的那一冊連環畫發行上市了。
編輯照常給寄了樣書,值得一提的是,編輯說這一本在滬市反響超級好,比之前的都要好。
甚至誇張地表示,說不定能火到大江南北。
這是個誇張的形容,同時也是字面意思,交通不發達嘛,南北流行的東西差異其實還挺大的。
穆綿以前的連環畫在她們省城那邊不常見,就是因為距離太遠了,這一冊真要是能在北方都暢銷,那確實是能稱得上一句火到大江南北。
當然了,這只是編輯的預計。
這才發行沒多久呢,具體怎麼樣還得之後再說。
能在滬市有個好的開頭,穆綿自然也是相當開心,等到十月底的時候,她往市里跑了一趟。
寧漳距離滬市不算特別遠,穆綿之前的小人書在書店就有賣,這次去書店,穆綿也是直奔小人書區域。
然後就看到,她的書擺了好幾個架子。
這一本穆綿花了最多的心思,名字倒是很樸實無華,很符合這個時代的特色,就叫《小丫和朋友們》。
裡面的朋友們當然不是人類,是各種各樣的小動物,兒童繪本嘛,自然是充滿了童真和趣味冒險。
遇到一個又一個朋友的過程很是精彩,引人入勝,別說小娃子了,用大人的視角來看,也是很吸引人的。
書店裡,隨意坐在地上看《小丫和朋友們》的小學生有不少,書店供翻閱的書被人拿完後,三三兩兩便結伴湊一起看。
穆綿笑得眼睛都眯了起來,順手也拿了好幾本,然後拉著柳雙翠和西西去結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