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些時間過去,家屬院的房子都分配下來了。
聞譫那邊是一個一樓的樓房,首都這邊條件自然是比寧漳市要好的,房子也比在寧漳的時候大,是一個四室的房子,有一百多平,正團級的軍官都是四室的。
聞譫這次調動是平調,不過從寧漳到首都,平調便算升半級。
房子穆綿還沒去看,但光聽聞譫說也能想像出個大概,上一個在裡面住的家庭挺愛惜的,房子很新,就是家具需要補充一些。
穆綿對這事兒積極得很,不出意外的話,以後安奉胡同的四合院和家屬院那邊的房子,都是會長期居住的地方。
穆卓那邊,因為偏郊區的緣故,基礎設施相對來說不算特別好,家屬院裡都是帶院兒的平房。
他這次升了正團級,分到的房子也很大,畢竟級別在這裡。
老太太一聽說有院子,那想拿起鋤頭的手就有點蠢蠢欲動,念叨了好幾次,等哪天過去把院子拾掇拾掇,把菜種上。
眼下,
幾人在賣家具的地方買了好些,都是些桌子和柜子啥的,聞譫和穆卓都有配車,一車斗拉得下。
快十一點的時候,穆綿和聞譫又帶著心心去了聞家那邊。
本來也想帶西西去的,結果這丫頭跑到外面去跟她新朋友玩兒了,活潑開朗的小姑娘到哪都不缺朋友。
在大院兒待了小半天,傍晚時分,聞譫和穆卓回了基地,日子又照常過。
三月份的首都,天氣逐漸暖和了起來。
學校這邊,穆綿適應良好,雖然沒當班幹部,沒進學生會,但她進了繪畫社和文物愛好者協會,認識了一些考古系的同學。
小人書她也沒拉下,主要也是因為編輯開始噓寒問暖地催稿了,偶爾還寄來一些糖衣炮彈。
穆綿自己最近也是蠻有靈感的,一邊學習一邊掙錢,每天都忙碌又充實。
班裡同學偶爾有看到她畫,倒也沒多問什麼,畢竟都知道穆綿加入了繪畫社,還以為是在弄社團里的什麼東西。
穆綿也沒主動說,截止目前為止,她那馬甲還捂得好好的。
穆綿忙忙碌碌的時候,聶思慧幾人也是差不多的狀態,柳焱跟石小蓮都趁著周末的時候來過安奉胡同一次,提起大學生活都是興致勃勃的。
家裡這邊,開春後老太太把院子拾掇了出來,翻了地,種了菜,穆卓家屬院那邊的院子也被她種上了,總之就是見不得有地空著。
穆富貴帶著外孫女和孫子天天在外面溜達,他也不是瞎溜達,偶爾跟一些擺攤的大哥嘮嘮。
這人也是個閒不住的,他看有人擺攤,也跟著開始蠢蠢欲動。
其實自從開年後,街邊擺小攤的人真的不少,大部分都是小吃早點,或者一些手工小玩意兒。
街道現在不咋管,都是默許的態度,隔壁胡同甚至還有人在悄悄開私房菜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