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晞注意到了二人之間涌動的暗潮,問道:「此人很有謀略嗎!」
顧時道:「他是北方四傑之一,京城人士,五年前做過百戶,性格剛直,與上司起了衝突,被朝廷革職了。此人深諳兵法,對生雲山頗為熟悉。」
紀霈之微微一笑:「二位,不管誰進生雲山,打的都是易守難攻的主意,古森沒有你想像的那般擅長兵法,一線天能得到萬鶴翔的重用,也不會像你想的那般愚蠢,不知顧小將軍意下如何!」
顧時語塞,尷尬道:「九爺所言極是。」
楊晞起了身,拱手道:「下官斗膽,懇請九爺指點一二。」
顧時附和:「小楊大人所言極是,九爺長居此處,想必對生雲山多有了解,末將懇請九爺指點迷津。」
紀霈之道:「流民多,探子就多;泄密多,仗便難以打贏;山大且深,易守難攻,但物資也難以運送,以我拙見,掃蕩這支叛軍需要水磨工夫,若想速勝,功夫當用在洪安和同袍義社兩處。」
楊晞和顧時默了默,眼裡皆有欽佩之色。
顧時道:「九爺之言如醍醐灌頂,末將明白了。」
「顧小將軍不必客氣,只是一家之言,紙上談兵罷了,還有待於印證。」紀霈之起了身,「不打擾二位了,告辭。」
……
賣一批軍需藥,賺了一百多兩銀,唐家的小金庫又充實不少。
但此事的意義不全在於錢,還在於名——軍隊開走後,敢來藥鋪借糧的人完全沒有了。
於是,鎮子上便起了新的流言,一說唐樂筠和匪徒有染,二說她與朝廷大軍的將軍有舊,兩邊通吃,可謂『一雙玉臂千人枕,半點朱唇萬人嘗』。
唐家姐弟在鎮上沒多少人脈,按說不該聽到這樣的閒言碎語,但布莊的袁嬸子感激唐樂筠,不但帶來一罐好吃的醬菜,還把這件事告訴了她。
唐樂筠不在乎這些,她就喜歡他們嫉妒得發狂、卻毫無辦法的樣子。
鄧翠翠生活在小馬村,早就聽慣了捕風捉影的花邊新聞,也不怎麼當回事。
只有唐悅白氣了個半死,自行把練劍時間增加一倍,只為將來為姐姐報仇雪恨。
有壓力才有動力,努力是好事。
唐樂筠不但不干涉,而且還樂見其成。
因為製作金瘡藥的藥材耗盡,唐樂筠不得不規劃了新的工作內容——每天早上研讀典籍庫三刻鐘,其他時間製作壽胎丸和六味地黃丸。
如此過了三天,田嬸子一家忽然回來了。
他們路過藥鋪時,被靠在門邊休息的鄧翠翠瞧見了。
她嚇了一大跳,立刻縮回去,藏在門垛之後,待其過去後才告訴正在搗藥的唐樂筠。
唐樂筠道:「大包小裹的,看來搬回來了!」
鄧翠翠點頭:「筠筠,我看得清楚,他們肯定沒帶糧食回來!」
唐樂筠站起身:「如果所料不差,他們村也被叛軍搶了。」
鄧翠翠道:「筠筠,怎麼辦,你管不管!」
田家人口多,讓唐樂筠管那麼一大家子,只怕有心無力。=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