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可見他吃癟,立刻聲援:「如果陛下有計策可以奇襲,那麼,無論做了怎樣的準備都不會泄露出來,以免被大蒼和大弘人知曉,我們就更無從知曉了。」
瑞王問:「你覺得是什麼樣的準備,居然一點風聲都透不出來!」
這……
伍暢道:「下官以為,是必勝的準備。」
瑞王被懟,啞口無言,只好冷哼一聲。
怡王道:「收復瓏州,是對瓏州百姓負責,休養生息,是對整個大炎負責。如今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本王以為,應該暫時放棄前者。無論陛下是否有所準備,都不妨礙我們做臣子的忠君愛國。本王以為聯名諫書可以送,且事不宜遲,力爭在龍虎軍攻打瓏州城前送到吧。」
儘管各種跡象表明,紀霈之的身體還未到山窮水盡之時,但他突然篤信煉丹之術,大抵是窮途末路了,朝廷未雨綢繆是應有之義。
他們不過是聯名進諫,既不會背叛紀霈之,也不會愧對紀氏列祖列宗。
「皇叔英明,侄兒馬上就辦!」瑞王大喜,「韓大人馬上動筆,越快越好。」
……
瓏州,北大營。
查班在兩名士兵的陪同下到了練兵場。
大蒼正在練兵。
上千名士兵在場上捉對廝殺,兵器敲擊聲和喊打喊殺聲連成一片,無比壯觀,又極其嘈雜。
莫震雲站在高台上,餘光往東一瞟,繼而刻意地往西面看了過去,偶爾還和身旁的幾位副將聊幾句,直到查班走到近前才假意發現來人。
他敷衍地拱拱手,居高臨下地說道:「一凡來啦,快樂看看我們大蒼勇士的身手,比你們大弘如何!」
查班知道莫震雲因為之前那一戰慘敗惱了他,所以才做張做智的。
所幸他來此不是為了交朋友,而是為了大弘的利益。
目的明確,莫震雲的態度便無關緊要了。
他笑眯眯地,在台下還禮道:「老朽以為,大蒼勇士勇猛,大弘勇士靈動,各有所長。但縱觀歷史,大蒼勝大弘的次數較多。」他在不貶低大弘的前提下誇讚了大蒼。
莫震雲滿意了,下了台子,邀請查班到大帳話事,就大炎的朝局、龍虎軍的動向展開了新的議論。
兩國在大炎都有斥候,但消息有真有偽,將真消息匯總後,再做評估,準確性就高了不少。
據此,查班得出一個結論——紀霈之會在數日內發動反攻。
莫震雲也不算笨,用結果倒推,便知道他是如何得出的結論,無需就此多言,只問取勝關鍵。
查班給出三個關鍵詞,一是死守,二是人質,三是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