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疆苦寒,士兵不負百姓,我等亦不可負之……】
眾朝臣沒想到,太子第一次參加大朝會,就提出提高邊疆士兵的餉銀。幾個高位朝臣聽到每年只多給一兩餉銀後,在心底默默鬆了口氣,這比陛下靠譜多了。
前些日子,陛下開口就要給將士增加五兩餉銀,這是多大一筆支出?誰能同意?
戶部尚書氣得告老還鄉,陛下寧可把雲望歸從充州召回來做戶部尚書,也沒有打消這個念頭。
現在聽太子殿下有理有據地說明增加餉銀的理由,以及讓他們咬咬牙能夠接受的數字,朝堂上竟沒有多少人激烈反對。
太子親口提出的一兩銀,陛下總不好駁回太子的顏面,鬧著非要給五兩吧?
「諸位卿家意下如何?」皇帝給幾位心腹大臣使眼色,似乎是想他們站出來,反對太子提出的這個數字。
「陳大人。」皇帝從袖子裡伸出手,比了五根手指。
陳大人默默扭頭,假裝沒有看到陛下張開的龍爪:「臣贊同太子殿下的提議。」
「趙大人?」皇帝揮了揮袖子,只差把五比到趙大人跟前了。
「老臣也贊同。」趙大人盯著手中的朝笏,低著頭不看皇帝。
「張……」
「臣附議!」
「臣等附議!」
「你們……你們……」皇帝手緊握成拳,失望地看著這些不與他對視的朝臣:「罷了,既然太子有愛護將士之心,那便依他之意。」
眾臣懸在心頭的氣徹底鬆懈下來,他們就怕皇帝突然一掀袖子,又哭著鬧著非要加錢,到時候他們只能誓死反對了。
他們慶幸地望向站在最前方的太子,幸好有太子殿下在啊。
雲望歸抬頭看了眼御座上的皇帝,又看了眼長身玉立的太子殿下,低著頭藏起臉上的笑意。
如果他沒料錯,陛下原本的打算就是增加一兩餉銀,而不是五兩。
國庫里有多少能夠支出的銀子,陛下心如明鏡,又怎麼可能真的讓戶部掏那麼多銀錢出來?
此計甚妙,既提高了太子殿下在武將心中的地位,又達到了目的。
有時候往前走十步,又退回去八步,就很容易讓人忘記,即使後退八步,也已經前行了兩步。
「雲卿家,你可有意見?」
「陛下英明,太子殿下仁愛,臣等嘆服。」雲望歸躬身作揖:「陛下與太子殿下心系邊疆將士,是將士之福,將士盡心守衛邊關,亦是天下萬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