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啊,是姥爺家的祖上留下來的……」
接著,蘇棠和蘇誠就聽到了一個關於老字號的故事。
從清末開始,李家祖上就以賣醬肉為生,隨著醬肉生意越來越好,寶祥居這個招牌也著實出名了好多年,那時候來江陽城的人,誰不慕名來嘗嘗寶祥居的醬肉和招牌菜,逢年過節送禮走親戚,送寶祥居的醬肉更是極有面子的事。
只是後來朝代更迭,戰亂四起,無數大商人大買賣都受了影響,寶祥居只是個中等規模的醬肉店,更是被各種勢力盤剝欺詐,無奈之下,李家祖上只能將店鋪關了門。
李章儒童年時讀過私塾,算是文化人,對做生意卻實在有心無力,這塊牌匾傳到他手裡,基本也就到了頭。
好在後來解放,建國初期百廢待興,李章儒憑藉自己肚子裡這點墨水,成為師範學院的教師,有了鐵飯碗,這塊老牌匾自然更是擱置不用。
到了破四舊的時候,李章儒怕受牽連,將這些老物件都送了人或是賣給了廢品收購站,恰好這塊牌匾被一個老街坊得了去,這位老街坊曾經是寶祥居的鐵桿粉絲,對李家醬肉是念念不忘,便偷偷收藏了這塊牌匾,後來這位老街坊去世,他的後人看到牌匾,想著這又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擱在家裡又占地方,索性做個順水人情,又送給了李章儒。
幾經周折,寶祥居這個招牌到底還是回到了原主人的手中,只是再也無人記得它當年的輝煌與風光。
蘇棠和蘇誠聽李章儒講完了這段往事,都有些感慨。
蘇棠這才想起來自己為什麼會覺得這個名字耳熟,童年時候原主聽父母聊天,曾經提到過幾次李家祖上是做什麼的,只是那時候原主太小,只隱約有些印象,到蘇棠這裡更是想不起來了。
李章儒一邊講著往事,一邊用手帕慢慢擦拭著髒兮兮的牌匾,連縫隙里的塵埃都不放過。
等講完了,牌匾也被他擦得乾乾淨淨。
李章儒望著寶祥居的招牌,沉默了一會兒,才不舍地鬆開手。
「要是這東西礙事,回頭我讓你舅舅打聽打聽,有沒有地方願意收這個,聽說最近有人收老物件,說不定還能賣上幾個錢。」
蘇棠聽了半天,這時心裡已經有了計較。
她接過招牌,笑著說道:「賣什麼賣,這可是古董,姥爺您捨得,我還不捨得呢。」
李章儒沒想到她會主動留下招牌,不禁一愣。
「這東西又沒什麼用——」
「誰說沒用?」蘇棠笑意盈盈,看著招牌的樣子像是看到了什麼寶貝,「姥爺,您要是不要,就把這東西給我吧!」
她正愁找不到事情做,這不就來活了嗎?連招牌都是現成的!
別說李章儒,連溫禮香都十分奇怪。
「棠棠,你要這牌子幹什麼?」
這麼破舊的木牌,當柴火只怕人家都嫌棄不好燒,蘇棠要這個有什麼用?
蘇棠也不瞞他們:「姥姥,姥爺,我想開個飯館。」
聽到這句話,李章儒和溫禮香齊齊面露錯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