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聽說蘇棠要買豬肉,鐘鳴就趕緊過來問了。
雖然飯館還沒開起來,但是這幾天吃了蘇棠做的菜,鐘鳴對李家飯館非常有信心。
就憑蘇棠這做菜的手藝,飯館以後絕對會生意火爆,他得提前幫他舅舅把這個大訂單拿下!
蘇棠聽說鐘鳴舅舅那邊的豬肉批發價是一塊五,還是肉聯廠正規渠道提供的肉,品質肯定有保障,立刻決定從肉聯廠進貨。
定好了豬肉供貨渠道,接著就是定價和做菜單,這幾天隔壁叮叮咣咣砌牆刷牆,蘇棠和李婷在屋子裡設計菜譜畫畫,全家都十分忙碌。
才七八天的功夫,原本的雜物間便煥然一新。
新砌的牆平整又結實,原本李文斌他們建議跟別的門店那樣,外牆刷白色或者淺黃色的塗料,門窗則是用藍色油漆,這樣看起來乾淨又顯眼,蘇棠卻堅持要把外牆刷成灰色,門窗則是深紅色的。
按照她的想法刷出來的牆和門窗,一下子就多了幾分古樸的味道。
屋子裡面則跟其他小飯館的格局差不多,靠後窗的地方單獨圍出一塊五六平米的空間當廚房,其他的地方全都擺滿了桌椅。
廚房的傳菜口上掛著幾個整整齊齊的木板,上面是李婷用娟秀的字體寫的菜單和價格,周邊還有蘇棠根據後世流行的國風元素,請李婷幫忙畫的一些傳統而喜慶的圖案。
在蘇棠的啟發下,李婷來了創作靈感,還畫了些戲劇臉譜,繁複的窗花,剪紙街景等小畫,把這些畫裝在木框裡,掛在牆壁上,小小的店面立刻多了幾分古典的韻味。
眼看著這小屋一天比一天有了飯館的樣子,大家都特別有成就感。
這天上午天氣好,李文斌和李婷他們都去上班了,溫禮香陪李章儒去衛生站買藥,只有蘇棠和蘇誠在家。
飯館開張在即,零零碎碎的活計不少,蘇棠不願意什麼都麻煩別人,只要有空都會在飯館裡打掃整理。
門窗框架都已經裝好了,還有幾塊小玻璃沒鑲,蘇棠決定把剩下這點兒活幹完。
頭一天李文斌已經把玻璃都切割好了,蘇棠把玻璃搬到門口,拿起一塊放在窗框上比量。
她把玻璃塞到木框中,然後用從側面釘上釘子,把玻璃固定在窗框上,再在窗縫上抹黃色的油膩子。
這時候的玻璃都是這麼鑲的,好處是成本低,如果玻璃碎了裂了,更換也方便。
這麼裝了兩塊,她做得更加順手,然後準備鑲高處的木框。
剛好釘子快用完了,蘇棠給了蘇誠兩毛錢,讓他去街口的雜貨店買釘子去。
蘇誠答應著跑了,蘇棠則去屋裡搬了一架梯子出來。
這梯子是之前從雜物間收拾出來的,是用幾根木條釘在一起做成的,用的年頭久了,難免有些不穩當。
蘇棠好不容易把梯子架好,然後試著上去踩了踩。
雖然搖搖晃晃的,好歹還能用。
她琢磨著,等會兒蘇誠買釘子回來,還得把這個梯子也加固一下。
蘇棠一手拎著一塊玻璃,一手扶著梯子,小心地往上爬。
可是她還是高估了這個舊梯子的承受力,剛蹬上第三根木條,就聽見咯吱一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