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quo小區監控的存檔總有吧?rdquo
ldquo有的,物業經理已經在來的路上了。rdquo
林煦展示手機上嫌疑人畫像,ldquo這人見過嗎?rdquo
兩位值班的保安眯眼看了好一會,都搖頭表示沒見過。
物業辦公室內,物業經理從電腦文件夾找到視頻後退到一邊。林煦把人帶到旁邊問話,ldquo余經理,你們小區有沒有業主同時有好幾個車位的情況。rdquo
物業經理思考後回答:ldquo有是有,但沒幾個,小區車位本來是買房時附帶贈送的,有些業主或租或買,家庭富裕的有兩台代步車也不例外,為了停車方便會找我們物業詢問有沒有其他業主出售空閒的車位。買賣或者租賃都會經過物業登記,不登記車牌號的話,門口車牌識別系統不會放行。rdquo
ldquo外來車輛進入小區的情況,又是怎麼回事?rdquo
ldquo嗐,還不是業主鬧的,他們嫌門口的系統識別太慢,說上下班高峰期一車一桿太費時間,所以我們才會在尖峰時間直接抬杆放行。rdquo
林煦不置一詞,任何被打破的規則背後必定有一方做出妥協。
ldquo我們還需要點時間審查監控。rdquo
物業經理機靈道:ldquo理解理解,警民合作是應該的。rdquo
物業兩台電腦,加上他們自己背過來的一台筆記本,三台電腦同時排查,不多時嫌疑人出現在畫面中,幾個監控銜接顯示他直接把車開進了地庫的監控死角,然後消失了。
幾人繼續盯著監控畫面,林煦從監控中注意到了一個帶著鴨舌帽的司機,開著一輛大眾輝騰從停車場出來,ldquo這裡暫停,查這個車牌號的出入記錄。rdquo
沒過一會,組員說:ldquo確定了,這輛車在嫌疑車輛進入小區後的二十五分鐘離開小區,下次回來的記錄是三天後的下午三點二十,在之後,嫌疑車輛在監控的三點三十五離開了小區。rdquo
線索開始串起來了。
ldquo余經理,我們需要這輛車的車主信息。rdquo
林煦把信息發給沈長風,然後關於徐興建的信息紛踏而來。
【徐興建,男,49歲,本科學歷,晏城本地人,已婚,在晏城國有控股公司任項目經理。】
【妻子:方紅,39歲,本科學歷,晏城本地人,職業教師,試驗三中初二年級班主任。】
【女兒:徐潔,15歲,實驗三中初三學生。】
夫妻兩名下各有一輛代步車,徐興建名下財產的支出情況和手機通信記錄陸續發了過來。
通訊記錄顯示二十九號凌晨和一個號碼有過幾次簡短的通話,之後再也沒有聯繫過,林煦把號碼複製發工作群,剛編輯完信息發送,立馬就收到了沈長風發過來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