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儿臣,儿臣先行告退”
李显仍懦弱不敢自退,得到太后的应允后,这才小心翼翼退下。
过了些日子,太后又诏上官婉儿进宫。
太后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看着婉儿跪在地上,但又见婉儿不开口,良久,她终是叹了口气:
“哀家只托付你一件事”
“臣愿闻其详”
“护好李唐天下”
“臣职责所在”
太后又轻缓了一口气,慢慢躺下背对着婉儿后,闭眼言道:
“退下吧”
婉儿没有回答,只是跪下,轻声说着
“一拜,谢您不杀之恩”
地上传来第一声轻响。
“二拜,谢您知遇之恩”
第二声轻响传入耳内。
“三拜,谢您信赖之恩”
第三声轻响扣之于地。
文人行跪礼,一为父母,二为君主。
“你需谢自己”
顿了好久,她才发觉眼角已有热泪淌下,只是她仍言:
“退下吧”
听到脚步声渐行渐远,有人轻声叹息:
“这是个好孩子呀”
~~~~~~~~~~~~~~~~~~~~~~~~~~~~
殿外大雪纷飞,殿内暖如春夏,她一进殿门,床上那人便睁开眼,再不复往日的豪情壮志和睥睨天下的气概。
看到那双浑浊的双眼,她愣了好一会儿,才发觉眼前这个人,这个往日掌握生杀大权的人,已经老了。
谁都逃不过时间。
“太平,过来”
老人朝她招了招手。
她少见地听话,坐在那人的床沿边。
“何事?”
她一开口,便有些别扭地责怪自己口气的生疏和冷淡。
但好在老人并没有太在意,只是用手轻轻抚摸着她的发顶,似乎想知道她究竟成长了多少。
“成皇,才能保护好自己想保护的人”
老人没有废话,直接开口。
这是这么多年以来,她反复教给她的道理。
公主殿下反问:
“即使成皇的代价是不断的失去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得到许多身外之物?”
她不再是当初那个只会懵懂点头的小女孩了,她是一个独立的人格,不再随波逐流。
“是”
老人毫不犹豫。
“可您真正想要这一切吗?”
“是”
真是毫不犹豫的回答。
“可,为何将姐姐谥号取做‘思’”
霎那间,那个坚决而毫不犹豫的老人好像消失了,只剩下一个赤裸裸的,血淋淋的,残酷的现实。
长久的寂静无声,外头呼呼的寒风吹的让人心寒。
太平起身欲离去,就在她要跨出殿门的那一刻,老人再一次开口了:
“别无选择,太平,孤,别无选择。”
“人,只有活下去。”
“而苍天只给了孤两种选择,要么孤和那个孩子一起死,要么那个孩子死”
“孤,别无选择”
余音袅袅,那一声声未尽的叹息在她心底不断重复。
太平一瞬间僵住了身子,而后转身僵硬地来到床前,十分变扭地给了这个曾经身处绝境的人一个深深的拥抱。
“母后”
她轻声低语。
老人身体一震,她有些热泪盈眶,手足无措后,只能紧紧抱住了这个小女儿。那是她时隔多年后,再一次,听到这个称呼。
当她浑浊的眼睛再一次目送那道身影,她终于全身轻松地笑了。
她赢了,赢得了天下,赢得了身后无数的荣耀和赞誉。
但,她也输了,输掉身边所有的人,包括她曾爱过的,爱过她的。
她是孤!是寡!是天下共主!
现在,她将独自一人走完人生的最后一程,这是她的报应,没人会在她垂死之时陪伴在她身边。
这,就是皇,天下的王。
同年,十二月,武则天在上阳宫的仙居殿病逝。
一时之间,天下缟素。
跪在灵柩前的人,想来是悲伤的。
母亲逝世了,哀痛怎么可能制止呢?尽管她出身皇家,视亲情为无物的皇家,可哀恸怎么可能制止呢?
--------------------
第48章 殿下,我绝非善类
不多时,便是新春佳节,唐中宗借机宴请群臣,顺便将封赏之事定下,毕竟人家辛辛苦苦,冒着生命危险将他扶上这个虽然他不怎么愿意的位置,但表面功夫还是得做做的。
这样才能显得出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和谐氛围。
众人十分高兴地接受了封赏,即使最后逃不过狡兔死,飞鸟尽,良弓藏,走狗烹。但他们似乎总以为自己会是那万里挑一的例外。
自以为是,通常是是人类的最大恶趣味。
唐中宗将上官婉儿封为昭容,叫她专掌制命,负责起草皇帝诏令。
李旦则被封为安国相公,太平则得了个镇国公主的称号。
又将几位大臣各自封王,算是给了诸位一个交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