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頁(1 / 2)

胤禛時常會想,年嫿院裡養的造化、百福兩隻狗都比別處的活潑一些,更別說德喜和小方子這些下人了。年嫿時常在他耳邊念叨,下人們也是爹娘養的,不能把他們當沒有感情的物件兒對待。

胤禛不知道她那一肚子奇思妙想哪裡來的,但總歸是把這些話聽進了耳朵里。譬如此刻,下人們聚在一起玩笑打鬧,胤禛竟覺得並無不妥,倒讓這西小院的年味兒更重了些。

夜幕上又綻開了幾簇煙花,零星的火藥尾巴划過夜空,像是在黑沉沉的湖面上濺起一汪流光溢彩的水花,美得醉人心魄。

下人們安靜下來,紛紛抬頭去看這一年到頭為數不多的場面。

漫天煙花落下的時候,年嫿微微偏頭,湊在胤禛耳邊輕聲說:「願與四爺,煙火年年,歲歲如此,朝朝暮暮。」

遠處的煙火再次升起,胤禛聞言下意識垂眸,冷不丁撞入年嫿一雙澄澈的眸里,他動了動唇沒說話,只伸手又將年嫿往懷裡攏了攏,再抬頭時,他覺得皇宮裡這麼多年看過的煙火盛宴都不及今晚。

/

年關一過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待吃完十五的家宴,康熙便開始給兒子們派活了。

去年因為敏妃去世,康熙一直對老十三胤祥懷著一種近乎憐愛的關照之情。如今年關過去,各項政事都投入正軌,康熙自個兒琢磨了一會兒,決定派印胤祥替自己去祭泰山。

康熙說這話的時候正跟兒子們在一處用午膳,此言一出,幾個兒子都一齊停下了筷子,太子臉上一臉詫異,老大胤禔更是滿臉寫著不可置信。

老三和老八雖意外,卻只驚訝了一瞬便將自己的神情收拾好,康熙坐在上首,將幾個兒子的神情變化收入眼底,老五是個不爭氣的,這種時候了還能繼續吃下去。老十三本人臉上受寵若驚的成分居多,倒是老四,看上去是真的替自己十三弟高興,半是安慰半是鼓勵地拍了拍十三的肩膀。

嗯,老四是個好的,雖然平日裡擺著張臭臉不愛笑,但心底卻是重視兄弟感情的。康熙爺對自己的觀察能力十分自信,自以為通過這一頓飯看出了幾個兒子的本性。

祭泰山可不是小事,泰山被奉為「五嶽之尊」,自春秋開始歷代帝王便會將祭天的地方選在泰山,以泰山之高象徵君權的至高無上,皇阿瑪能把祭泰山這種事交給老十三去做,其中的重視和偏愛可就有目共睹了。

關鍵是,老十三過完年還不滿十六歲啊!

幾個兄弟你看我我看你,眼神交流了一會兒,一齊把目光挪到太子身上。

這種時候就顯出太子的尷尬來了。按理說,祭泰山和君權直接掛鉤,即便皇阿瑪政務繁忙不能親臨祭壇,也該選一個最能代表自己地位和皇家尊統的人去,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這個人選太子都最* 合理不過了,但皇阿瑪偏偏像是沒想到這一層似的,直接指了十三去。

太子感受著眾兄弟的視線,直恨不得自己沒當過這個太子,但偏偏他最不能說什麼,要是他對皇阿瑪這個決議有所不滿,那便是藐視君權,覬覦皇阿瑪手中的權力。

太子在心底苦笑一聲,熟練地選擇保持沉默當透明人。

老大胤禔是全場最不忿的那個,在他看來老十三就是個毛都還沒長齊的生瓜蛋子,他才是曾經陪皇阿瑪上陣殺敵的那個人,憑什麼此等榮耀的差事要給十三一個孩子去做?就憑他剛死了親娘?

於是胤禔忍不住往大殿中央一跪,轉眼便朝著康熙開口了:「皇阿瑪,胤祥以往並沒有主持祭祀的經驗,況且此去泰山路途遙遠,十三連遠門都沒出過,未必能在路上吃得消。孩兒願代皇阿瑪前往!」

坐得最近的老三胤祉聞言眉毛跳了跳,果不其然,這種又爭又搶的角色,也只有他大哥敢做。

康熙聞言皺起了眉頭,只是還未等他說話,便聽一旁的胤禛難得開口道:「十三過了年便十五了,也不算小孩子了,大哥當初第一次辦差不也是從零開始學的,總得給後面的弟弟們上手的機會嘛。何況泰山祭祀出力的大頭在禮部,有張英在一旁負責張羅,以十三往日的悟性,不會有問題的。」

胤褆聞言立刻朝胤禛瞪了過去,老四往常像個鋸了嘴的葫蘆,怎麼偏偏今日出來為十三說話?真把十三當自己的好弟弟了?怎麼不見他這般偏袒老十四!

康熙聽完胤禛的話,內心對他更滿意了,十三痛失生母,只有胤禛在盡著一個哥哥該盡的關心與愛護,這樣的感情,總讓他想起自己幼時和福全的相處來,可見老四在某些方面還是很像他的嘛!

「朕心意已決,你們不必再爭了。」康熙說罷看向胤祥:「老十三,你來說說,這差事你怎麼看。」

胤祥平日裡本就是默默幹事的穩重性子,今日猝不及防被分派到如此重要的任務,激動欣喜的同時又不免有些擔憂。

最新小说: 小哭包被暴躁竹马捡走后 被分手后,乖绵羊爆改狼崽玩强爱 重生bug修復中[快穿] 我是主角受早死的夫君 前夫處處護青梅,重生改嫁他急了 八零:腹黑軍官讀我心後淪陷了 抱到重生嫡姐大腿後 古言短篇4:囡囡 春色燒骨 君子懷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