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外秀,利用煙花模擬岩漿橫流。
室內秀,採用幻燈片、燈光、音效疊加的效果,上演火山爆發奇觀。
麥考夫:「我沒有特意去觀看。大學時去海邊度假,路過一場沙灘上的火山秀。可惜也沒看到岩漿噴發的效果。」
他簡述了觀看失敗的原因。
主辦方技術不達標。被當作「火山」的道具以軟木塗漆製成,論上作為「岩漿」的煙花需要從木頭道具內噴發出來。
演出者操作失誤,讓煙花未到「火山口」就內燃了。
這下成了真的「火山」,一座整木製火山道具從內部起火爆燃。
麥考夫總結:「雖然火山秀有一百年的歷史,也算是一種成熟表演形式,但對操作細節的把控還是很有講究的。不是誰都能玩得轉。」
莫倫:「那意味著出色的火山秀操縱者,掌握了成功製造博物館鬼影的技術。」
麥考夫點頭,「論上,完全正確。」
兩人進入「蘭格劇院」,演出將在半小時後開場。
不著急去包廂,先整體參觀劇院。
弄清楚樓梯的走向,有幾條走道可供觀眾進出。
這個時代,劇院內沒有安全通道的標識。
莫倫只能自行判斷萬一發生火災,該走哪一條路逃生比較合適。有的謹慎被刻入靈魂,不免讓她的生活少了一些樂趣。
「與您說句真心話,我不太喜歡密閉的劇院環境。」
莫倫低聲說:「比起演出帶來的享受,我會擔憂萬一遭遇故意縱火。試想一下,演出廳的大門被反鎖,觀眾與演員在火焰中無處可逃,全部葬身火海,那真是太不幸了。」
麥考夫很能解莫倫的想法。
兩人第一次見面,莫倫在「北方劇院」拆彈。
萬幸,當時她及時發現了炸彈,讓它在室外草坪的半空被引爆,才沒造成人員傷亡。
麥考夫:「您的擔憂並非思慮過度。我很抱歉無法保證一定不會有意外出現。」
莫倫:「不,這完全不是您的責任,您無須抱歉。」
她只是有感而發。
不僅在這個世界遭遇過包廂炸彈,從前偵辦過多起電影院縱火、劇院被襲擊的案件。
面目全非的屍體,殘垣斷壁的建築殘跡,都昭示著災難發生時被害人們的絕望。
莫倫也沒有過度共情,不必因噎廢食。
「意外與明天,誰也無法保證哪個先來。有不錯的演出,還是要欣賞的。」
麥考夫卻把莫倫的真實想法默默記下,琢磨以後兩人包場觀演的可行性。
為了娛樂放鬆的觀演,他能提前聯繫清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