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強撐聲勢惱羞成怒的樣子,說沒有誰相信啊!
知曉小兒子最是要面子,白氏出言維護道:「阿鈺現在長大了,沒再胡亂做哪些怪東西吃。」
徐茂不大相信,卻也沒反駁。
徐鈺悻悻,他早些年是因為饞嘴自己搗鼓吃食鬧出好些個笑話,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他早已不是幾年前的他了。
再說,那也不是胡亂搗鼓,只是他不大確定是野菜還是野草只能採回家自己嘗試,還有腐乳、酒糟,自己搗鼓做結果落在別人眼裡,就是餓慘了胡亂搗鼓吃食。
猶記得當初在河邊發現折耳根時,他大為驚喜,采了好些嫩芽用外衫兜回家,嚷嚷著涼拌很好吃。
結果,魏叔叔溫叔叔聞過臉色就不大好,上桌更是碰都沒碰。
倒是魏景行好奇,嘗了一筷子,結果當場嘔了。
他自己吃了一整盤,那晚,拉肚子到天明,大清早魏叔叔駕車帶他去縣城找莊大夫開藥。
借劉樹那大喇叭嘴之便,不過三日村里人都知曉他吃臭老漢拉肚子,險些沒出事。
還有,吃多了柿子便秘,連著三日上不出廁所,喝蜂蜜水、大黃湯,甚至還······
那幾天,是繼拉褲兜之後又一大無法回首的黑歷史,也是那次,徐鈺才知曉古代人有自己的「開塞露」。
只是從那之後,很長一段時間他無法直視蜂蜜,更是對有蜂蜜的吃食敬而遠之!
第42章
礙於黑歷史被重提,徐鈺悻悻,回了魏家。
倒是白氏,叮囑長子:「阿鈺最要面子,以後可別提他不喜歡聽的那些。」
徐茂無奈,笑道:「我哪是掃他面子,不過是不想他摻和家裡生計,一心讀書罷了。」
家裡的生計是需要考慮,但這些不應該是三弟承擔的,且說事關行商,更不能讓三弟插手了。
徐鈺自是不知曉這些,不過學堂開學,雖說不用日日都去,但頭天還是和魏景行一道去見了見同窗。
一年二兩銀子的束脩,這還不算節禮,對於一般人家來說是重負,因此,學堂的人不多,算上范家子弟也才堪堪二十個,其他人基本都是鎮上富戶人家的子弟。
拋開徐鈺魏景行不論,顧晞風在其中顯得很是另類。
無他,只他一人是村里來的。
徐鈺頂著秀才公的名頭行走這些年,鎮上人自是不陌生,而招贅徐鈺的魏景行更是鎮上人的談資,且兩人讀書多年,只站著就跟鄉里人不一樣。
欺軟怕硬的小紈絝們都長了眼睛,輕易不會去招惹這兩人。
至於范家的幾個後輩,連學堂都是人二伯/叔爺爺/親祖父開設的,自是無人敢嘲笑。
因此,顧晞風就成了學堂鄙視鏈最底層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