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席,来了就坐,坐满一桌开席,来客吃完就走,桌子摆在院外也没人挑刺。
因着徐魏两家早先就放出话来不收礼,好些人觉得面上实在过不去,吃席当日就带了些寻常物什,或一篓鸡蛋,或一只老母鸡,二尺红布······
来人见大家皆如此,松了口气,同时庆幸自己带礼了,也觉得自在些,与相熟之人同坐一桌等着上菜开席。
徐钰在院内招待同科,虽与这些人可能只考试时见了一面,可落在明面上依然是同科。
他没想到这些人会来,不过来了也就来了,拿出茶点招待寒暄。
“淮南县城西吴家赠青瓷莲花尊两盏!”
“淮南县城东唐家赠玉如意一柄!”
“淮南县威远镖局赠东山良田六亩!”
“淮南县霓裳坊赠南街铺子一间!”
······
突然响起唱礼声,院里院外俱是一静。
徐钰微微皱眉,拱手歉笑道:“几位学兄暂且吃茶,学弟失陪一下······”
“哎徐兄,无需理会,他们上完礼就走,且来的都是各家管事,哪需咱们亲自出面招待!”有人笑道。
“可我家与······并无来往。”徐钰疑惑。
“无妨,不过是县里那几家寻个面子情罢了,凡咱们县榜上有名设宴庆贺的同科都收到了,徐兄不必见怪。”
不过一瞬,徐钰就明白其中关窍,见同科们习以为常,也没放在心上。
院外吃席的乡亲却是惊呆了,张大嘴巴瞪眼看着县里大户人家的管事大张旗鼓的来,放下礼,挥挥衣袖席都不吃又离开。
“那,城西吴家,不就是县里大粮行东家······”
“啧啧啧,科举当官就是不一样!”
“呀那莲花尊什么的看着也就那样,倒是那玉如意,打眼一看都贵!”
“你说这秀才公真成了秀才公,就有人送礼送铺子的,以后还不得送媳妇呀!”
“别瞎说,人两家自小的娃娃亲,都成亲多少年了。”
“这可说不准,是成亲了,可事儿还没办么!”
······
因着县里大户特意遣人来送礼,张口就是玉如意、良田铺子的,徐魏两家的亲事再度被乡里人提起。
以往,准确地说,徐魏两家结亲之时,魏家势强,是徐家攀着魏家。
可现在,明眼人都知不一样了!
人徐钰都考中案首了,现在年岁还小,以后再考考,不得考出个举人老爷,说不得还能当进士老爷哩!
没见人读书多灵光,十三岁的案首,淮南县百年来就出了这么一个!
随着秋耕农忙开始,有关徐魏两家的流言没消停不说,反倒愈传愈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