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頁(1 / 2)

幾十口子人,吃喝拉撒,都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更何況家裡還有個大胃王妹子呢!

不得不說,家裡的日子好了,伙食也是直線提升。

幾乎每日都有葷菜,而且管飽兒。

這也算全家都沾了妹子的光兒了,就是金子都變成了小胖墩兒…

都說四月天,小孩臉兒,這八月的天也同樣調皮搗蛋啊。

昨日還是小雨淋漓,第二日睜開眼睛,就是晴空萬里,蔚藍如海了。

各村各戶比之先前冒雨搶收,越發陷入了糾結之中。

田裡的水被放了出去,有人主張多曬幾日。

興許水泡過的麥子和穀子還有救,不會發霉。

有人則主張趕緊割回去,攤在曬穀場晾曬。

當然,梨花坳這裡卻沒有這樣的頭疼事。

幾乎所有人家都把糧食歸了倉庫,只等府衙的差役下來收糧稅了。

於是,方家建新院子的工地上,幫忙的人手顯見就多了很多。

村人們也不要工錢,都是想著搭把手。

還一還方家的人情,也是混個臉熟。

農人們沒讀過什麼書,卻不耽擱他們在成年累月為溫飽掙扎中,累積一些「經驗」和「眼光」。

方家原本就是過日子的好人家,自從挖了老參之後,氣運就越發好了。

同一個村子住了,這是好事兒。

只要方家願意,大伙兒沾點兒好處還是不難。

比如先前上山採藥,比如這次搶收…

村人不要工錢,方家也沒堅持。

大活計都是方老二的師兄弟們在負責,村人不過是做些搬搬扛扛的力氣活兒。

中午那頓飯,準備的豐盛一些。

村人管飽兒吃,也就都樂呵呵,稱讚方家一聲仗義了。

這麼忙碌中,中秋節就到了。

方玉匆匆從縣學回來一趟,看了看新院子的進度。

還有自家屋子裡嘰嘰喳喳叫著的三十幾隻小雞雛,就要回城去了。

趙金蓮捨不得兒子,就道。

「兒子啊,家裡住一晚,沒早兒讓你二哥把你送回去,不成嗎?」

「娘,先生晚上時候要給我們幾個同窗,額外講講破題。

我不好耽擱,也誤了先生的好意。」

方玉耐心同老娘解釋,果然趙金蓮立刻一迭聲的嚷著。

「那趕緊回去,先生看重你,咱們可不好不識抬舉。」

方圓兒在一邊忙碌,家裡給方玉嘴裡這位先生準備了節禮。

因為賣參的關係,今年的節禮比往年厚了兩成。

不但有一刀好肉,兩刀好紙,兩塊好墨,一罈子好酒。

方圓還讓老爹用新麥秸,編了兩隻金黃色的小簍子。

一隻里裝了八個蘋果,一隻則裝了一小罐子的秋梨膏。

這秋梨膏,是方圓兒用山上采的野梨,倒了空間泉水,添加羅漢果,野蜂蜜,大棗等一起熬製的。

原本家裡人都以為方圓兒胡亂捅咕,誰也沒攔著,但也沒覺得這東西多管用。

趙金蓮這個當娘的,不願閨女傷心,不得不捧場。

這些日子,早晚都要衝一碗喝下去,真是一聲都沒咳嗽,惹得全家都歡喜。

這般湊了六樣,又體面又豐厚。

最主要不涉及任何銅臭,只見用心。

方玉聽妹妹仔細說完,笑著摸摸妹妹的辮子,然後就坐了牛車回去縣裡了。

說來也巧,看重偏愛方玉的這位先生,家裡老妻正好因為秋雨寒涼,犯了咳疾。

特意親自上門請了孫大夫到家裡。

方玉過去送節禮的時候,見此就等了一會兒。

孫老大夫沒想到碰到方玉,就笑著招呼了一句。

這先生姓童,突然想起縣學裡傳聞方玉家裡賣參發了財。

於是恍然大悟般說道,「原來仲良家裡的參被您老收去了?」

孫老先生點頭,笑道

「是啊,那一對兒參可是好東西。」

他還想再說幾句,突然嗅得什麼味道,就改了口。

「方公子,這是帶了什麼好東西,我嗅著好似秋梨膏?」

第二十五章 勝利的召喚

方玉趕緊把秋梨膏取出,捧到二位老人家跟前,恭敬應道。

「這是舍妹從山上采了秋梨,親自為母親熬製的秋梨膏。

母親早晚沖一勺喝水,咳疾大有緩解。

弟子知道先生不愛金銀,也不嫌棄我們農家貧寒,所以就取了一小罐送給先生做節禮。」

「好啊,你有心了。」

最新小说: 重生bug修復中[快穿] 我是主角受早死的夫君 前夫處處護青梅,重生改嫁他急了 八零:腹黑軍官讀我心後淪陷了 抱到重生嫡姐大腿後 古言短篇4:囡囡 春色燒骨 君子懷璧 不要相信精神病 機器甜O純欲誘捕,冷戾反派失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