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2 / 2)

今年卻有十幾個進城去尋雜工活計了,聽說也是打算建新院子呢。

雖然,他們干一輩子也不見得能建成方家那般,但目標總是要有的。

萬雲山上,旁的沒有,樹木可比比皆是。

眾人砍了樹回來,樹幹留下建房子,樹枝就堆起來做柴火。

停車馬的草棚是最先建起來的,遮風也能暫時歇腳兒。

方家送來午飯和晚飯,眾人留湊一起說笑吃喝。

方家有方圓兒這個吃貨在,家裡銀錢也足,自然不會虧待幹活兒的村人們。

中午是五花肉燉豆腐,晚上就是羊雜湯加發麵餅。

眾人吃的滿意之極,這力氣也就不肯吝惜。

眨眼間就是十二三日過去,三間通長的大木房子就建起來了。

房子是坐東朝西,西邊面對大路,北邊就是通往村裡的土路。

屋裡靠牆砌了兩鋪大炕,鋪了嶄新的草蓆。

草蓆上又放了炕桌兒,桌下有棉花兒坐墊兒,備著怕冷的客人在炕上吃飯。

在土炕和窗子中間,還砌了兩個土爐子,爐子燒火,暖了一側的火牆。

熱氣從火牆通過,最後在房頂的煙囪排出去。

爐子燒水泡茶,火牆取暖,兩邊都方便。

而房子中間靠後,還搭了一個櫃檯,備著平日算帳,招呼客人。

櫃檯一側是通往後廚的小門兒。

所謂後廚,其實類似於後罩房。

同木房子通常,靠牆搭建了兩座灶台,四口灶眼兒,燒水煮餃子時候,前邊的大炕也就熱了。

其餘地方也寬敞,存放米麵或者包餃子,都不至於轉不開身體。

為了家裡女眷出入方便,另外還在角落開了個後門。

平日出入就可以不走前邊大堂了。

而後門外堆著柴垛,擋風也遮耳目。

存車的草棚在南邊,背風處開門,也不怕有怪味道吹屋裡來。

趙金蓮先前還說,一切交給兒女們張羅。

但這會兒哪裡還忍得住啊,帶了兩個兒媳,這裡擦擦,那裡抹抹。

還一疊聲喊了閨女列單子,鍋碗瓢盆都要添不少。

村里人也是頂了冷風走來,進屋轉轉,大炕上坐坐,都是跟著高興。

眾人提前完工,卻沒吃夠方家的好飯菜。

大壯和強子幾個同方老二交好,就玩笑說道。

「不如,我們在上山打幾日柴火吧。這麼大的房子可是缺不了燒火柴!」

「就是啊,以後家裡來客人,我再被擠出來,可是有地方睡了。

這大炕燒起來太熱乎了,睡著一定舒坦。」

方老二也是瞧著那些樹枝,怕是不夠燒。

眾人這般,簡直正合他心意,於是就應道。

「成啊,大伙兒賣點兒力氣,打點兒好柴火。

我讓家裡包餃子,完工時候,請你們吃頓好的!」

「哈哈,這可是你說的,賴不掉!」

「賴掉也不行,咱們都記著呢。」

都是年輕人,吆喝起來,聲音都要掀翻房頂兒。

方老漢在另一邊陪著胡大伯等人說話,見此就邀請道。

「到時候,也請老哥哥幾個來嘗個新鮮。」

胡大伯等人也沒推辭,笑道。

「好,我讓家裡小子買掛爆竹,到時候也熱鬧熱鬧。」

說笑間也就這麼定了下來。

方老二趕了馬車跑了幾趟城裡,買細面,豬肉,調料,鍋碗瓢盆,茶壺茶碗,忙的是不亦樂乎。

方圓兒關了自家院門兒,手把手的教老娘和嫂子,合面,調餡兒,包餃子。

什麼活計都是,在於用心,很多小竅門兒不起眼兒,卻能起大作用。

怎麼合面,餃子皮勁道,調餡兒時候放調料的正確順序,甚至是煮餃子,不同餡料都有不同的時長。

第五十九章 雙喜

王氏聰明,學的最快,劉氏學得慢,但卻認吃苦,記住就不忘。

趙金蓮對兩個兒媳很是滿意。

方圓兒是傾囊相授,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她準備的秘制「料油」,別管什麼餡兒,一定記得放一勺。

照舊是山叔守了木房子,方老漢帶了三個兒子回家吃晚飯。

趙金蓮迎上前就是抱怨,「他爹,你可回來了!

快說說你那個敗家閨女吧,好好的肉啊,就往那個酸溜溜的菜里攪和。

這不是糟蹋東西嗎,我說了也不聽,真是氣死我了。」

方圓兒趕緊扯了老爹的胳膊,抗議道。=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小哭包被暴躁竹马捡走后 被分手后,乖绵羊爆改狼崽玩强爱 重生bug修復中[快穿] 我是主角受早死的夫君 前夫處處護青梅,重生改嫁他急了 八零:腹黑軍官讀我心後淪陷了 抱到重生嫡姐大腿後 古言短篇4:囡囡 春色燒骨 君子懷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