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頁(2 / 2)

如今好了,公爹不但要去方家住,一年還有三十兩的束脩和節禮。

家裡立刻就能還上外債,還有結餘了。

方玉比一般的讀書人都要精通人情世故,當即就從荷包里拿出兩隻五兩的銀錁子,雙手碰到魏先生眼前。

「先生,這是先預付的束脩,您安頓一下家裡,過幾日再去莊園就好。」

不料魏先生一刻也等不及,當時就喊了兒子上前。

「這銀子你們拿著養家,替我收拾一下行李,我這就搬去梨園住了。

家裡有事,找人捎信過去就行。」

魏先生的兒子真是聽得哭笑不得,老爹也太著急了。

但攔著,他又不敢,只能趕緊喊了媳婦兒一起,給老爹裝了兩隻箱子。

一隻裝了衣衫用物,一隻箱子裡都是書本之類。

來時兩人,回去三個。

馬車跑的歡快,不過大半個時辰就到了方家莊園。

幸好,方家缺什麼也不缺住處,直接收拾了一枝春的正房,就給魏先生安頓了。

這個院子,原本就是用來招待童先生等一干讀書人的。如今魏先生住了,以後更是這些人的大本營了。

方老漢和趙金蓮很是歡喜,畢竟兒子就是讀書人,以後要繼續科考,這些人前輩若是能指點幾句,也會大有助益。

甚至,他們一直怕旁人說方家是商戶,耽誤了兒子的前程。

如今有了這層關係,方家就是絕對的耕讀傳家,來往有鴻儒,進出無白丁了。

誰再敢說方家是商戶,趙金蓮就敢大耳光扇誰臉上…

魏先生很快安頓下來,方圓兒親自下廚做菜,招待童先生,也為魏先生接風洗塵。

方老漢領著三個兒子,還有小孫子金子作陪。

魏先生是個笑面,和氣又風趣,不過一頓飯就讓方家老少都喜歡上了他。

金子更是嘰嘰喳喳,圍在他身邊,歡快之極。

方圓兒笑眯眯的,不時幫忙上酒添菜,望著小侄兒的眼神滿滿都是幸災樂禍。

希望他以後兩隻小手被打成饅頭的時候,不要後悔才好。

當晚,童先生也歇在了莊園。

第二日一早,方老漢帶了方玉,親自去村里尋了胡里正。

說明家裡要開始啟蒙學堂,村里孩子六歲到十歲之間的,都可以去讀書,不收束脩,還供給一頓午飯。

但一月後,先生會考察,若是學的太差,就要被攆回家。

胡大伯自然是滿口應下,很快消息就傳了出去,村人紛紛湧進胡家。

有真心歡喜孩子可以讀書的,滿口感謝方家。

也有喜歡占便宜,想著孩子送到學堂,就是一個月後讀書不成,家裡也省了不少糧食的。

方玉當場寫了名單,不過片刻功夫就湊了三十個學童。

約好三日後開課,方家父子就回去了。

魏先生一個人占了一座院子,很是過意不去。

畢竟他太清楚這些院子的租費有多貴了,於是方家提出額外再整理一間院子做學堂的時候,他堅持安排在一枝春。

正房三大間,他住了東側,起居加書房都夠了。

西側留著友人來訪,可以臨時留宿。

這般,西廂房打通放桌椅,安頓學童們。

東廂房也拾掇出來,做學童們的飯堂。

倒座房,一間住小廝,一間做灶間,每日給孩子們張羅午飯就成了。

至於魏先生的一日三餐,同孫老大夫一樣,是跟著方家人一起吃。

方家老少吃什麼,他們就是吃什麼,只能更好,不會差半分。

這也是方家的尊敬和親近。

孫老大夫同魏先生住了鄰居,兩人結伴釣魚,爬山,很快就相處熟悉,無話不談,很是歡喜有個解悶兒的夥伴了。

有錢好辦事,方家的銀子使出去,兩日功夫,西廂房裡就擺好了桌椅。

木頭沙盤,竹枝做筆,都是蒙童初學的必備之物。

灶間裡也是採買好了碗盤筷子等物,隨時可以開伙了…

這日清晨,山林的霧氣不等散去,梨花坳里家家戶戶幾乎都開了大門。

淘氣小子們難得穿戴乾淨,被爹娘牽著,老老實實往莊園走去。

有的孩子貪睡,揉著眼睛,打著哈欠,嘟囔著。

「娘,我還想睡…」

結果,平日疼愛他的老娘,居然一巴掌拍在他的肩膀上,罵道。

「給我閉嘴,我跟你說,以後你就要開始讀書了。=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大鐵匠與豆腐娘 主母愛誰當!紈絝夫君為我掙誥命 小巷日常[八零] 星河長明1戰與遠征 探班 重回高考前一個月 狐寵 海大胖覺得不行 與龍傲天成婚百年後 民國貴公子與忠犬凶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