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彧也笑了:「朕可是記住知微這句話了。那封請命書知微先放著,等春假結束以後上朝時再拿出來,現在不是時候。」
「臣明白。」謝以觀點頭,他還有另外一件重要的事要和蘇彧說,「陛下,此次回京,臣發現京中開始用石炭取暖者比以往要多上許多。」
那些世家與高官家裡都開始用煤炭來取代木炭,只怕再往後,世家也會將煤炭用於冶煉上。
蘇彧早已料到,當初將煤炭拿去救災,她就做好準備了,「沒有關係,朕又不是靠石炭取勝的。」
再說,她現在有錢了,她完全可以開始研製火/藥,製作大炮,當然這個大炮也不著急,馬上就要開春了,糧食才是最重要的,尤其是尉遲乙頭上的造反倒計時還在不斷地閃爍著——
尉遲乙的造反倒計時如今顯示的是613天,也就是說那個逼尉遲乙造反的危機還在,並沒有消除。
她思來想去的,能讓尉遲乙造反,無非就是出去打仗,供不上物資和糧草,所以她這兩年不到的時間,首先得解決糧食的問題。
但糧食問題一直是每個朝代的大問題。
她垂著眼眸:「今年科舉朕想工科接著辦,還想再加一科農科,知微覺得如何?」
謝以觀提出建議:「臣覺得將農科放在工科下更妥當些。」
他手中的筆稍稍停頓,還是說出自己心底的想法:「陛下重視工農是好事,只是去歲的進士科與明經科兩科科舉陛下已經放任自流,今年是否要稍稍再用些心?」
畢竟朝堂之上,皇帝只有籠絡住文官的心,才能讓文官與世家相抗衡,去年皇帝毫無根基,把進士與明經兩科給放棄了,是個好選擇,但是今年謝以觀還是希望,能有更多有能力的文官為皇帝效力。
蘇彧沉思了一下,笑著說:「知微說得對,那便按知微的意思,那你覺得朕給李子進封個官,主持今年的工科考試如何?」
李子進也就是李見長,子進是他的字。
謝以觀又給蘇彧推薦了另外一個人:「陛下想招擅長耕種之人,其實姚閣老也可作為工科主考。」
蘇彧看向他,他毫不猶豫地將姚非名給賣了:「姚閣老是真正的出身貧寒,他在中舉為官之前讀書務農兩不誤,早些年在錢塘做刺史時也曾親力親為,帶著百姓一起春耕秋收。」
「那今年工科由姚閣老和李子進主持,這事暫定下來,不過你不要與旁人提起。」蘇彧說。=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