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若想以一人之力撼動龐大的洪家,又何嘗不是異想天開?宿凌不認為借勢借力或者互相利用是什麼可恥的事,對一往無前的孤勇之人亦無偏見,及此分道揚鑣,反倒很想看看安蘊林有幾分本事,能走到哪種地步。
「既如此,那便等他撞了南牆,再看分曉吧。」
總歸僅憑這些事還扳不倒洪太師,他也不介意任安蘊林自己折騰些時日。宿凌將碎銀扔在小桌上,仔細回顧這一路上所調查出的結果,心思最終又不自覺地落到了同行一路的這人身上。
一月之後,便是會試了。
臨州解元安蘊林?
相信很快就能再見面了。
第8章探聽備試
入了二月後,各地舉人陸陸續續到了京城,由國子監幾位家世顯赫又喜愛廣交好友的監生牽頭,同年舉人們曾於京中醉仙樓見了一面。
自然由此知曉了臨州解元安蘊林身死的消息。
觥籌交錯間,眾人不免有嘆息之意,作為臨州知府之子的徐開榮便主動站出來客套:「家父為了安兄特意贈粥布施,還請了大師來做法事,想來也能助安兄來世安康順遂。逝者已矣,諸位同窗不必感傷。」
「安兄之下,臨州府當屬李兄最為出眾。來來來,請李兄拜會諸位同窗!」
徐開榮臨行前,曾被老爹好一通囑咐,說什麼出門在外還是得有相熟之人互相幫襯才行,他不樂意帶上整個臨州書院的舉人一同出行,最起碼要帶上李明知,提攜些許也好讓他為自己所用。
徐開榮對此自然是不屑一顧,只因聽出了父親話中自己不如李明知的意味。眼下雖遵從父命與之同行,行為舉止間卻多有蔑視,提攜之餘,也樂得瞧見他以寒微之身在達官顯貴之間鬧笑話。
然而李明知卻不在意,依舊謙恭得體地應付著,在譏諷之中亦要抓住一切機遇。
寒暄過後,眾人舉杯共飲,李明知自然是踩著安蘊林吹自己名聲:「在下身為臨州鄉試第二,每每都是仰望著安兄的,不曾想無緣在會試上再度一決高下,真是可惜……謹以此杯,送安解元!」
……送你大爺的王八羔子去吧。
安蘊秀並不知徐李二人之間的彎彎繞繞,只扯了扯帽檐,遮住了自己要翻上天的白眼。
不錯,此刻眾人口中早已逝世之人正戴著錐帽縮在角落,暗中觀察著他們的一舉一動。安蘊秀自然知曉會試之前不宜露面,可隨著各地舉人們進京,也不得不走這一趟來探探眾人的情況。
只因,她必須要在會試中拔得頭籌!
進京之前便知曉重重困難,安蘊秀留給自己的每一步都是險路。她深知自己再怎麼隱瞞行蹤,會試場上也必然要露面,屆時若排名在百八十名之後,悄摸消失了也掀不起什麼大風浪,那豈不是很方便徐開榮或洪家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