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知府頓時黑了臉。
知府千金能來那必然是一呼百應的號召力,可還得照顧老父親的心情才行。安蘊秀連忙陪笑想要安撫,目光一轉,瞧見姜至喊的人是闕香,登時暗叫不好。
果然,下一刻就見闕香搖了搖頭,伸手指向自己一字一句認真宣布:「他答應了,我要跟著他。」
「……」
周遭熱鬧的氛圍有片刻凝滯,姜知府也顧不得發作,狐疑地看了過來。
「呃……我也有在奉山書院教學,哈哈,闕香是說,要跟著我在奉山書院學習。我是答應了,哈哈,大家都可以來。」
她乾笑幾聲,少有地手忙腳亂。時逢君不忍直視,趕忙接話往奉山書院上引:「是的,闕香姑娘正是奉山書院的第一位女弟子。知縣大人有意助女子進益,知府大人鼎力支持,大家若有意向,盡可前來報名。」
「對對對,盡可前來報名!」
姜至也加入其中,熱情招攬:「來啊,來跟我當同窗……」
她的出現極大地帶動了這件事,故而不久後,女子書院就落了牌匾。姜知府也在妻女的不斷勸說下鬆口,卻又嚴令女兒每七天必須回家半月。安蘊秀知他擔憂,縣衙守衛儘可能往書院那邊撥,全程敦促維護書院的運轉。
與此同時,安蘊秀嚴令徹查奉山縣內的人口官司,規範人牙遏制販賣,還增添了孤女工程。流落到奉山的孤女背調妥當後,可以進入書院與奉山縣女子一同學習,也歡迎落戶,加入到採茶女的行列,自己動手養活自己。
雖說有時逢君、梅成白朔等人的助益,可他們到底不是女子身份的話事人,很多地方還要倚仗姜夫人和姜姑娘。安蘊秀忙前忙後兩個多月,每天睜眼就是一腦門官司。
好在事態一切向好,待年底接見鄉長里正的時候,她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人口增多了。
人丁興旺,在這種時代下是無比寶貴的資源,亦是難得的政績。
在細查人口增多的原因時,她發現生孩子的倒還是少數,大多是如白朔一般,當初遠走他鄉逃個活性命,聽聞家鄉變好後又回來的。也有孤女工程起的效用,她們在奉山縣勞作生活,自然也就落戶於此。
安蘊秀當機立斷,決定趁此機會重新記錄人口,也可以整頓稅收問題,避免錯漏。她聽說自己會試時寫的策論已經實施了,稅收新政試點推行,江抒懷與楊新覺取得了階段性成功。若一切順利的話,指不定明年就會有故人到奉山縣來。=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