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臣憂愁不已,神情複雜地望著殿中對答如流的姜至。果不其然,策問結束後,皇帝龍心大悅,對姜至的學識頗為讚賞,明晃晃地釋放出要欽點女進士的信號。
眼見皇帝半點沒關注女子身份這一點,眾人不得不小心提醒:「陛下,這位姜至,乃是一名女子。」
「雖是女子,但姜姑娘自小熟讀詩書,才名遠揚;又在奉山書院任教五載有餘,座下學生已有十餘位考取秀才功名,足以見其是有真才實學的。」
安蘊秀不慌不忙地站出來:「與某同年的狀元郎江抒懷,時任鳳山知縣,對姜姑娘也是讚賞有加,縣試後特授女教習之職。此後為精進教學,姜姑娘力爭上遊,鄉試的考卷也答得出色,本官已經呈送給皇上過目。」
「適逢姜姑娘與時逢君夫婦回京接旨,為不埋沒人才,本官才與江大人聯合作保,請姜姑娘入場一試。」
江與舟瞥了她一眼,他確信安蘊秀沒來找過自己,自家兄長那性子也很難短時間有如此大的變化。從前頭明確提到的江抒懷到後頭模稜兩可的江大人,安蘊秀這是在借自己兄弟二人的聲威促成此事。
一開始不提,或許是覺得自己不會同意吧。
江與舟神情無甚變化,只道:「本官與兄長往來書信,確實曾提過這位姜姑娘,教養了邊地許多女童,才學人品毋庸置疑。」
安蘊秀挑了挑眉,這些話由江與舟說可比自己說有信服力得多。
果不其然,眾臣再度遲疑。這個姜至是時逢君的妻子,時家在洪家獨大時蒙冤,這才平反不久,時逢君除了正名的聖旨別的什麼都沒要,這個時候顯然不適合拿他的妻子開刀。何況姜至出身索州,除了聯合作保的兩位大人,同樣出身鳳山縣的皇后娘娘少不得也會站在她那邊。
安蘊秀與皇后這姐妹二人已是不好對付,眾人同樣憂慮出言相幫的江與舟。綏川江家在天下讀書人心中的地位毋庸置疑,從前有先祖的功德,近年來兩名子弟先後問鼎狀元,位極人臣,算是給江家打通了入世的路,他們幾乎能看到未來更多江家子弟拔得頭籌占據朝堂的局面。
「往事不提,會試和殿試可是半點水分都沒有。糊上名字原本是為了公平,可不知道名字時,眾考官選了姜至的答卷,看到名字後,難道要因為她是女子而作罷?」
安蘊秀直接點出,反問道:「這又是什麼道理?意義何在?」
江與舟再次附和:「沒有意義。」
安蘊秀只當他是個捧哏,繼續追問:「難不成各位天之驕子,竟還怕一個女子搶奪了自己的位置?」
即便眾臣心裡真的有這個擔憂,問到眼前了也不願露怯。有人上前道:「若是公平公正,必沒有不敢應戰的道理;若女子有如安大人這般,我等自然無有不服。」=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