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賀雲昭扭回頭,剛才好像看見二姐瞪了裴澤淵一眼,看錯了吧……
賀雲昭邁入考場時才察覺出她的位置很好,在第二排最避風的地方,不過此處盯著的人也多,每兩個號舍便有一名兵卒來回盯著看。
她進入號舍,從考籃中拿出一小塊鹿皮,用鹿皮沾著清水擦拭號舍,查看哪裡有缺漏的地方,出乎意料的是竟然一點沒毛病沒有!
賀雲昭詫異的又是檢查一遍,桌子是好的,木板是平滑的,牆壁一點不漏風,唉?
她恍然反應過來,師父曾任禮部尚書,想來如今這份餘威也延續到她身上。
每場考試都是在第二日日出之時才能出貢院,也就是一天一夜的時間寫七篇文章和一首詩。
賀雲昭準備的充足,考籃里還有不少肉乾能夠補充能量,裴澤淵則是叫下人備了五個滷雞子給賀雲昭帶上。
她帶的時候不以為意,但坐到了考場時才發現這東西真是好。
雞子營養高能補充能量,滷的味道也能給人提供些滋味,雖說被門口的兵卒搗碎了看起來有些噁心,但灑在自己煮的粥里也看不出什麼。
初九進場,初十日出之時離開貢院。
二月十二第二場,孝義經題五篇,每篇不少於五百字,其中論一道,詔、誥,表三選一,判語五道。
賀雲昭先做的是將判語大致寫出來自己的想法,但是並不整理好,先寫表。
寫完之後再去看孝義經題,寫兩篇便去寫判語言。
一直寫文章腦子會木,很容易開始習慣性的寫,寫出來的東西看似花團錦簇實則一文不值。
她不想掉入那樣的陷阱,力求每一篇文章都能言之有物。
二月十五第三場,考策題五道,不少於一千字。
最後一天便是最累的,賀雲昭甚至掐了自己大腿一下,才去看考題。
今早從被窩撐開眼睛,她甚至累的腦子木了。
還是翠玲上前用熱帕子給她擦乾淨臉後才清醒,一整個早上,她既沒有和翠玲說話,也沒有理會裴澤淵,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緒中。
最後一場,抓住時機,拉開差距!
第49章
這最後一日的策題是一整場會試的重中之重, 前兩日是一種篩選,許多對經義沒有念透的考生便會被前兩場刷下去。
但是到了這一場才是真正的圖窮匕見,進士出身的官員就算再廢物到了地方上也是從八品起步, 且只要安分守己, 到致仕之時吏部都會把人往上提兩級。
這般超高的待遇是決計容不得廢物出現的。
就算為人不通實務, 但起碼在明面上, 發生任何事情他都能明白是這麼回事也知道是什麼原因造成的,不會糊裡糊塗的不清楚發生了什麼。
一如師兄劉苑, 他當年也是進士出身, 在地方上也是從八品, 但遭遇了當地都兇悍的土司, 只能是節節敗退。
但你要問出為何敗的這般慘烈, 他也能給你說出個三七二十一, 甚至解決方法也能說出來一些。
進士出身的人並不代表能力卓絕,但起碼不會讓事情變的更糟糕,劉苑雖沒解決當地土司的問題,但在他手上狀態是維持住了的。
下一任主官要是個手段強硬的還能借著劉苑這個前任的名頭髮難。
且說會試第三場,五道實務策涵蓋方方面面,一為治國之策, 二為稅制之弊, 三為邊疆之策,四為海上貿易,五為教化之道。
涵蓋了國家政策、稅收體制、邊疆軍弊、對外貿易以及教育之本,具體題目各有側重, 但每年必出的四道題便是治國、軍隊、教化、經濟,今年出了稅制和海上貿易,經濟占了兩道題。
因會試出主考官出身戶部對經濟更加敏感, 於是側重於此。
但會試的主考官必然是經歷了朝堂上漫長的討論才能決定的,出的題目也經過了許多人的審閱,從中能看出朝廷的發展側重以及陛下的心中所想。
賀雲昭在答治國之策時並不意外,這道純是政治正確的歌功頌德題目。
即使說不出個一二三四來也能靠著豐富的積累寫出一篇不出錯的文章,何況這題目『為政與德』,顯而易見的寫不出什麼新意來了。
她略一思索,並沒有完全按照自己一貫的思路來寫。
她下筆前寫好幾點,單看這穩健的文風,倒像是曲瞻的手筆。
曲瞻為人並不算穩健,但他的文章風格完全承襲自祖父曲閣老,放在經濟之策上並不合適,但在這種談論『為政與德』時,簡直不能再好用。=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