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頁(2 / 2)

她伸手將丞相扶了起來,笑道:

「好啊……有丞相這句話,朕就放心了。」

李璟:「為皇上分憂,是臣的職責。不過……皇上,臣還是不能代您主持朝會,這於朝綱禮法都是不容的。」

顧瑤兩手一攤,道:「朝會本也就是個形式,說得不好聽點,大多數時候都在浪費時間,他們上奏的內容多數是些陳穀子爛芝麻的破事,這些事情六部就能處理,偏偏還要拿到朝堂上來說。一百多人聚在朝堂上,大多數人一年半載都沒說過一句話,遞過一本奏章。都是些湊數的。真正的國事要事,都是朕在南書房議出來的。」

顧瑤忍不住吐槽當前的早朝制度,她清楚華夏古代也一直存在早朝制度,但大多數時候都是形式主義。偏偏早朝還要浪費她這個君主和朝中文武大臣們大量的時間,她每天天不亮就要起來,大臣們則得更早一些,在辰時一刻前進宮。

一些大臣啥差事沒有,光上朝了。

李璟尷尬地笑了,歷朝歷代這麼多君王,也就眼前這位,把大朝會說成走形式,浪費時間。

這實在是一個另類的君主呀。

他思慮片刻,回道:「皇上,我朝自高祖時,就規定了除逢年過節外,每日一朝會的朝綱制度,幾十年了一直如此。」

「朕記得大胤王朝是三日一朝的。」顧瑤回道。

李璟,「是的,皇上,大胤王朝包括四百年前的齊王朝都是三日一朝。但高祖皇帝認為三日一朝無法及時處理國事,效率低下,所以才改成了每日一朝。」

第463章 由丞相批摺子

「現在也沒見得效率高,反而浪費了不少時間。」顧瑤很直白地吐槽。

華夏古代,也只有明清兩朝出現過每日一朝的朝會制度,比如朱元璋、康熙、雍正這些個勤政的皇帝才每日上朝。其他皇帝有的隔日上朝,有的三日一朝,有的甚至二十多年不上朝。

但顧瑤知道,朝會越頻繁,君主越是想把要權力牢牢握在自己手裡,是加強皇權,鞏固君主專制的體現。

「那皇上是想改回三日一朝嗎?若是這樣,皇上得在朝會上和百官們商議才行。」這種朝綱制度的更改,必需經大朝會商議後才可決定。

「朕會在下次早朝時提出來。朕的計劃是,改三日一朝,另外設議政堂,丞相你來主持,兩日一會,由三省六部六品以上官員參與商議政事,你們商議好了給朕一個奏本就行了,朕批覆了你們便可執行。另外除軍務相關或武將們上的奏摺,其他奏摺也由丞相你主持的議政堂來批覆。」

「臣批閱奏摺?」李璟又頓住了。

「對,按照朝中制度,丞相也可批閱奏摺,所以由你批閱,朕也是放心的。」

「可臣現在已沒有當年的精力了呀,皇上……」。李璟有些無奈。作為丞相批閱百官們上的摺子,這在朝綱上是允許的,但也僅限於特殊情況,比如皇上因特殊原因,生病、親征或因其他事情不在宮中時,丞相可代為批閱奏摺。

「那這樣……」顧瑤想了想,回道:「參知政事蘇墨協助你理政,另外朕在給選個幫手。」

「皇上要選的是誰?」李實在是猜不透眼前這個帝王的心思。

顧瑤挑眉,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笑道:「這個……朕再想想。」

顧瑤其實已經想好了人選,但沒準備在這個時候說出來。

她如今決定讓丞相理政,由丞相統領文官,理政務,管律令,治百方,那麼這個丞相的權力相當於華夏秦漢時期的丞相,那丞相的權力是空前強大的,所以她得設兩到三個參政,名義上是協助丞相理政,實際上是作為副宰相,制約和分割相權,以免丞相的權力過大,而獨斷專行。

「對了,丞相,朕今日在皇陵中遇到了栗洪,朕認了這個舅舅。你對他熟悉嗎?」

「栗洪?」李璟想了一下,但沒有想起來是誰。於是搖了搖頭,回道:「臣對他沒什麼印象,不過臣和栗洪的父親,也就是您的外祖父栗紳大人曾同朝為官。」

「嗷……」 顧瑤點了點頭,她還以為丞相會記得自己這個舅舅,沒想到丞相竟然沒什麼印象。不過也對,栗洪現在只是個從八品的小官,以前官階更低,丞相也不可能記得這麼多人的履歷。

顧瑤想了想,又道:「那這樣吧,你看看中書那邊還有沒有空缺的職位,有的話給他一個四五品的官職。朕既認了他,自然要給他個符合身份的職務,但朕不清楚他的才能如何,先讓他在裡頭混著。」

第464章 還想禍害別人家的姑娘嗎

顧瑤現在還沒想好如何安排這個突然冒出來的舅舅。在皇陵時,她綜合多方因素考慮認了這個舅舅,一是出於對孝仁皇太后原主生母的憐憫,二是為了平衡當前朝堂上的各方勢力。栗家作為皇親,或許可為自己所用。畢竟栗家只能依靠她這個帝王,不大可能有什麼異心。=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5_b/bjZPu.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小千岁 糟糕!新买的机器人和哥哥共感了(骨科1v1) 系统每天都强制我H! 我在無限世界修機械美人 大鐵匠與豆腐娘 主母愛誰當!紈絝夫君為我掙誥命 小巷日常[八零] 星河長明1戰與遠征 探班 重回高考前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