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頁(2 / 2)

高平縣軍營。

十萬大軍駐守在此。

夜裡也有上萬將士值守。

高平縣沒有城牆,邊境地帶只有當地百姓和士兵們一起用樹杈做的圍欄。

這裡地勢平坦,當地的百姓靠種地為生。然而因為北邊常年戰亂,許多百姓都往南邊逃了,原來有三十萬人的大縣,如今只有十二萬百姓。

最靠近大越國和戎國邊境的便是高平縣同安鎮,這個小鎮有四千百姓居住,不過在十日前,這些百姓就都被掉包了,當地的百姓被安排到了附近的軍營里住著,而住在這小鎮裡的則是西營的三萬將士,將士穿著當地老百姓的衣裳,在這裡洗衣做飯,甚至賣包子饅頭,正常過日子。

當然唯一看著不正常的就是這裡沒有老人、孩子和女人。

大營中。

此次北征的主帥岳凌正在部署下一步的軍事安排。

他和八位將軍一起圍著一個沙盤討論接下來的軍事部署。

他將一面小旗子插在了沙盤中,然後說道:「前方哨兵已經探到,賊寇正在集齊大軍,估計兩日後便會進犯高平縣,我們此次有三個目標,第一在高平縣以北一百里的株木潭附近埋伏敵軍,記住此次埋伏的目的不是為了消滅敵軍,而是誘導他們進入同安鎮,形成關門打狗之勢。第二個目標,我們必須在同安鎮將賊寇消滅,進來多少,殺多少。第三個目標,繞道後方,阻攔賊寇的援軍抵達。」

「岳將軍,同安縣埋伏的將士是三萬人,若戎賊大舉進攻,那這三萬將士恐怕不夠形成關門打狗之勢啊。」征南將軍左騰說道。

岳凌搖了搖頭,回道:「戎寇這次來了十萬,但他們不會十萬人同時進犯高平縣,沒有哪個主帥會這麼打仗,這是孤注一擲的做法,一旦輸了就是全軍覆沒。」

「我們在高平縣埋伏了三萬將士,這些將士都已經扮成當地的百姓,只要賊寇進入高平縣,那麼他們對扮成百姓的將士是沒有防備的,這樣殺他們就變得容易多了。還有高平縣每個路口都要派五千將士把守,讓這些人有來無回。」

——

元祐七年四月十一日。

大朝會。

坐在金鑾殿的顧瑤正在看戶部呈上來的摺子。

顧瑤看完後,說道:「眾位愛卿,去年我大越國賦稅總計為一億四千三百六七萬兩。其中商稅最多,達六千三百多萬兩。這麼多的稅銀,朕想問問你們,要怎麼用?」

顧瑤記得剛穿越到這裡來時,國庫里只有九百多萬兩銀子,如今是一億七千萬兩。

這幾年,先後經歷地震、洪災、旱災等等災難,再加上接連不斷地戰爭,這國庫里的銀子不但沒有減少,反而還逐年增加了。

看來自己這幾年整頓吏治、嚴懲貪官污吏,同時允許民間百姓自由擺攤賣貨等政策還是起到了不錯的效果。

一會兒後翰林院學士張昭站出來說道:「皇上,您剛剛說這朝廷的賦稅,最多的為商稅,可見在咱們大越國,繳納稅銀最多的是被視為低賤之人的商賈。」

第1028章 請皇上允許商人參加科舉

「臣的祖上也是商賈,深知商賈走卒活得不易,被世人瞧不起,縱有家財萬貫,也沒有資格讀書入仕。今日臣斗膽向朝廷,向皇上建議,請求皇上開天恩,允許商賈出生的商籍戶也可考科舉,入仕做官。」

張學士說完,許多官員開始小聲議論。

顧瑤則蹙緊了眉頭。

她倒是沒想到會有人提出這樣的建議。

顧瑤沒有立即回話,而是看向了中書令蘇墨。

她知道,這個張昭是蘇家船上的人。

蘇墨見皇上看向自己,便站出來說道:「皇上,商籍戶不可入仕,這是前朝胤太宗慶元女帝定下的政令。三百多年來,後世所有君王都採納了這條政令。我朝兩位先皇也是如此。」

「這士農工商排序,是千百年來民間形成的共識。商人重利,且精於算計,若允許商人入仕為官,那麼他們便可官商勾結,從中謀取巨大的私利,恐會導致官場腐敗。」

顧瑤依然沒有回話。

她記得華夏古代隋唐時期,商人以及商人的後代都是不能出仕做官的,到宋朝時這個政令有所放鬆,但明清時期,商人的地位明顯提高,商人及其後代也都能參加科舉考試。

顧瑤此時很驚訝,這個規定商人不能出仕做官的竟然是慶元女帝。

這時禮部尚書楊東庭站出來說道:「皇上,臣也反對商籍戶入仕,商人一旦入仕,便可以以權謀私,以朝廷官員的身份為他的家人和親屬謀取私利。聖人云:萬乘之國有萬金之賈,千乘之國有千金之賈,然者何也?國多失利。夫民富則不可以祿使也,貧則不可以罰威也。法令之不行,萬民之不治,貧富之不齊也。」說得就是商人亂國啊……皇上。」=quothrgt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5_b/bjZPu.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gt.)

spangt:||

最新小说: 小千岁 糟糕!新买的机器人和哥哥共感了(骨科1v1) 系统每天都强制我H! 我在無限世界修機械美人 大鐵匠與豆腐娘 主母愛誰當!紈絝夫君為我掙誥命 小巷日常[八零] 星河長明1戰與遠征 探班 重回高考前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