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兩的院子減三兩好處,餘三十七兩,依著林大春的打算,最少再壓個三到四兩下來,剩下的三四兩他出……他家裡只剩下這些,多少能彌補一些他對弟弟的虧欠。
林大春拉著弟弟往盧家的方向走,低聲道:「這銀子我出,但對你大嫂那邊得說是我借給你的,回頭你不用還。」
溫雲起面色一言難盡:「不用了。」
林大春面色黯然:「這是我的一點心意,你就別推辭了。」
盧家的院子確實是急賣,他們原先是賣豆腐的,夫妻倆生了一兒一女,兒媳婦就是這鎮上的人,原本以為親家近了,以後走動起來方便。結果只是方便了兒媳婦,兒媳婦過門後,一天兩三趟的往娘家跑,羅家夫妻也不是那種刻薄的人,不好意思攔著不讓兒媳婦回娘家。
結果,兒媳變本加厲,竟然搬回娘家去住,沒多久兒子也去了,偶爾才回來睡一宿。
就在去年,夫妻倆忙完了回院子,發現兒媳婦陪嫁來的被子和家具都挪走了。看到這情形,夫妻倆的心都涼了半截。
這哪是娶兒媳,分明是把兒子送出去做上門女婿了。偏偏還是兒子願意的,他們若是攔著,還會被兒子埋怨。
今年初,嫁到隔壁鎮上的女兒的婆婆離世,公公早幾年就不在了,小夫妻倆生了三子一女,平時生意又好,根本忙不過來,賺得比他們賣豆腐多,忙一個月就頂得上二老一年。
此次女婿盛情相邀,想讓夫妻二人跟他們一起住。
女婿那邊院子很大,是兩個連在一起的小院,小夫妻倆承諾,等二老過去單獨住一邊,平時不用做事,只幫他們帶孩子就行。並且,女婿還說帶孩子會給工錢,主要是不放心外人給自家帶孩子,只敢將孩子交給二老照看。
盧母想照看孫子孫女,奈何兒媳不讓,這人到了年紀,就想含飴弄孫,兒媳從來沒有明面上嫌棄過二人,但是,所作所為一直都將二人當做外人。
夫妻倆商量過後,決定去隔壁鎮上,外孫也是孫嘛。之所以急賣院子,就是想拿到銀子以後再也不回來……他們也怕自己後悔。
有林大春這個熟人牽線,盧家夫妻讓了八兩銀子,只需要給三十二兩,就可以改房契。
這真的是很便宜的價錢,正常這種院子要賣到四十兩以上。
溫雲起當場就付了十兩銀子:「剩下的明天改房契時付清。」
盧家夫妻之所以願意讓利這麼多,也是因為鎮上能夠拿出這麼多現銀來買院子的人不多,萬一剩個尾款欠著,什麼時候能收回都不知道。若是收不回,豈不是等於將院子半賣半送給人家了?
能賣了就好。
兩邊人都很滿意。
林大春在回去的路上,整個人恍恍惚惚:「你哪裡來的銀子?」
溫雲起笑了:「我做生意賺的,你要是願意的話,等我以後做上路了,你也跟著我一起吧。」
林大春聽到弟弟願意帶自己,心知弟弟應該不是在幹壞事,總算是放下心來。
*
溫雲起這是雷厲風行,一大早就約了盧家夫妻去鎮長家中,小半個時辰後,他已經拿著一張落了林大力名字的房契。
買院子是大事,林大春不放心 ,連豬都放下了,跟著溫雲起跑了一趟。
「真不用我借銀子給你?你大嫂昨晚上就說了,我們可以挪出四兩。」
這是夫妻二人這些年所有的積蓄,原本是打算留著給林繼方娶媳婦的。
「不用!」
盧家夫妻的院子保養得不錯,因為是做豆腐賣,後面還有一大片空地,連做豆腐的磨和鍋都留了下來。
夫妻倆搬走,溫雲起帶著林二姐母女三人進門。
「二姐,你們先住在這兒,這是我的院子,你們想住多久住多久,我絕對不會攆你們離開。」
林二姐一臉驚訝:「大力,這真是你的?」
她細細摩挲著牆上的磚:「青磚啊。」
齊家院牆還是土磚造的呢。
溫雲起勸道:「我說真的,你如果想離開齊家,我會出面幫忙,相信大哥也願意。」
林二姐沒接話。
鎮上的姑娘從小就被教著三從四德,還有從一而終。林二姐即便是對齊沖失望透頂,有還有諸多顧慮。
溫雲起也不急,由奢入儉難嘛,等到母女三人習慣了不再挨打受罵,習慣了不再伺候一家子以後,回到齊家她們也會不習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