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安頷首,「前朝亂的那幾年我年歲還小,好在當初雲洲一直在當今聖上的管轄範圍,外面再亂,那邊確實能有一口安穩飯吃。」
當今聖上未起事前,便駐守在雲洲和梧州,雖然前朝末年天下大亂,但這兩地的百姓卻是相對好一些,不然當初武家和曹家也不會往雲洲奔。
「聽說顧百戶的娘子擅長醫術,在黑水城開了個曹氏醫藥館?」吳老爺子問,目光灼灼。
顧安頷首,「內子年前過來的黑水城,年後在黑水城開了醫藥館,當年逃難時她在峽靖郡走丟,那問診製藥的本事便是跟那收留她的老藥師學的。」
「峽靖郡啊!當年也是在峽靖郡時,我們一家被兵匪衝散。」吳老爺子煙杆重重磕在案上,帳外忽有靴底碾碎枯枝的細響。顧安餘光瞥向簾縫,一道人影倏地閃過,袍角繡著春客部落圖騰的狼頭。
「那可真是不容易。」顧安面色未變,接話道。
吳大媳婦用匕首割烤好的羊腿肉,不經意道:「那你娘子是怎麼和你認識的?」
「你們現在有孩子了?」吳老三媳婦停下攪拌奶茶的動作,抬眼看向顧安。
句句不離家事,顧安耐心的一一回答。隨著話題越聊越多,顧安感覺相認就差捅破那一張窗戶紙了。
但,吳家沒有,他也沒有。
一頓飯吃完,賓主盡歡,吳四送顧安回了帳篷處,離去前拍了拍他肩膀,留下句:「一家人不吃兩家飯。」
這句話讓顧安站在帳篷外許久,久到裡面的方虎忍不住出來拽人。
「想什麼呢?我們都等你許久了。」方虎念叨聲中,帳篷里的孫雨等人都去到了帳篷外,打水洗漱的,忙著劈柴幹活。
「我在回想適才發生的一切,」顧安目光悠遠地看向小將軍,隱在袖中的手摸著曹茵給他帶的護身藥丸,語出驚人道:「這吳家極有可能是我媳婦失蹤多年的外祖一家!」
小將軍和方虎對視一眼,彼此眼中俱是震驚。
方虎:「快!說說,是怎麼回事!」
*
曹茵從柏蘭巷回到醫藥館時,正好遇到崔娘子娘家阿兄阿嫂來醫藥館探看,這已是她們得到信後的第五次前來了,每次來都帶上好些個東西,要不是崔娘子還在客棧住著,坐月子準備的這間小房間還真的放不下。
見他們對崔娘子如此關心,但崔娘子卻一直住在醫藥館,曹茵還有些不解,但她也不好詢問。直到某一日舒娘姐看著崔娘子阿嫂又搬了小半車的東西前來後,感慨道:「這崔娘子真是好福氣,娘家嫂子這般上心,給小娃娃的衣裳鞋襪可沒少送來……」
她小聲嘟囔了一句,被舒娘姐聽到了,笑著搖頭道:「可能是你們雲洲沒這個習俗,這邊有出嫁女子不能回娘家坐月子,否則會給娘家兄弟招來霉運的說法。」
「原來如此。」曹茵點頭表示明白了。兩人都沒提崔娘子婆家怎麼沒來人看望的話。
倒是崔娘子的兄嫂每次來都住在黑水客棧,荀三娘從崔娘子嫂子嘴裡聽來了些情況。
「聽說這崔娘子隴西縣崔家商行家的大女兒,嫁給了隴西縣縣尉大人做續弦,那位縣尉俞大人膝下本就有一兒一女,大的六歲,小的兩歲,原配娘子兩年前生產時大出血病逝,縣尉大人一年前娶了崔家大娘子。正是因為之前那位夫人是生產時沒的,崔娘子便對此上了心,這次特意來黑水城生產便也是有這方面的原因。」
「崔娘子年歲小,想要來這邊生產情有可原,可生完後婆家沒來人看,也不合適吧。」舒娘想起自己聽來的消息:「聽說那原配是俞大人表妹?」常大莊當初為護著自己,與常家決裂離家。
所以她對崔娘子產後婆家不聞不問的情況也不覺得有何奇怪,她懷孕這麼長時間了,他們家也沒給常家那邊去一封信,倒是她娘家那邊,她早已去信告知,就等她月份大一些,她娘家嫂子住過來幫忙。
「何止!俞老太太當年硬逼著兒子娶侄女,誰知命薄福淺……」荀三娘壓低嗓子:「崔娘子是俞縣尉看中後請冰人上的崔家門。」
曹茵不解:「老太太要真不願意,當初怎麼同意讓崔娘子嫁進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