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有緣。
秦時讓素來不會幹涉秦若憐想做的事,默認她可以這麼做。
但秦若憐又怕父母會因此事罵自己,想出來一個辦法。
她請秦時讓擔下救人這個名頭,對府中人說裴雪詩是他救回來的,父母也就不會罵自己了。
父母看重秦時讓,相信他從小一舉一動都極有分寸,不會亂來,到時大概也會認為秦時讓救人回來定是有他需要那樣做的緣由。
秦若憐對此無話可說。
父母是寵她。
卻也還當她是長不大的孩子,極少讓她做主幹什麼事。
秦若憐不是很滿意父母這樣對待自己,卻也不會為此跟他們爭論什麼,他們也是為她好。
反正能以秦時讓的名義將人帶回府邸醫治就好。
管他那麼多呢。
本來秦若憐是想過來看看裴雪詩的,奈何父親臨時要抽查她的功課,無奈之下,她又只好拜託秦時讓替自己去看裴雪詩了。
若非如此,秦時讓今日也不會帶府中丫鬟過來。
他沒有向裴雪詩解釋是誰要帶她回府的,因為覺得沒必要,再加上,院子裡還有其他灑掃衛生的下人,眼下不便提起此事。
最重要的是,秦若憐再三囑咐秦時讓,萬不可讓其他人知道是她想帶暈倒的裴雪詩回府。
她打小怕父母生氣。
秦時讓是秦若憐最好的擋箭牌,她經常用他來擋事。
秦時讓習以為常。
裴雪詩也不會問是不是你救了我的之類的話,她暈倒前見到的最後一人是秦時讓,清醒後見到的第一人還是他,心中已有定論。
裴雪詩收下藥後,還考慮著要不要再多說些話。
好不顯得太過於冷淡。
無論如何,此人都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可要說些什麼呢?
裴雪詩思索著找個合適的話題,秦時讓不知她在想什麼,完成了秦若憐拜託他的事,欲離開。
「等我身體好點,我就會離開的,麻煩你了。」
她不太好意思。
秦時讓快要抬起來往院門走的腳又緩緩放下了。
這是他們的教養使然,不能忽視他人說話,至少他是不能這麼做的,要守住世家公子的禮儀,時時刻刻,就算面前的是下等人。
於是秦時讓說:「不急,姑娘慢慢養好身體。」
他天生說話溫柔。
要是換作以前聽到這種悅耳的聲音,裴雪詩大概只會在心底里感嘆一句,這人聲音真好聽,但今天卻不單單止步於感嘆一句了。
聲音跟一縷電流般,爭先恐後地流淌進裴雪詩的耳中。
隨後她聽見自己回了好。
她沒拒絕他的好意。
沒拒絕秦時讓的原因有兩個,第一是她目前確實無處可去,身體還因餓了太長時間而過度虛弱,沒養好就到外面亂跑只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