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的是謝家的婚事都要經過謝家老夫人的同意。
而鮮少人知道的是謝家老夫人曾是個下等人,一步一步爬上中等人,再爬到上等人位置的。
謝老夫人平常不會幹預別人如何對待京城裡的下等人,但是想必也不太喜歡,也不太樂意要仗著身份欺辱過下等人的女子進門。
所以若被有心人歪曲事實,恐怕會有點難收場。
因為世間的流言蜚語就是如此,沒事實依據也可以大肆宣揚。
別人可以說秦若憐向乞丐發放糧食的行為不過是偽善,想博取好名聲,結果不小心露出真面目。
還是將人帶回來好。
外人只會稱讚秦家大善。
以上是秦時讓的猜測,也是他給出的帶人回來的理由。
秦若憐聽得目瞪口呆。
她一時竟分不清秦時讓說的話是真還是假,秦時讓同意替自己頂下帶下等人回府的原因是這個?
還以為他隨手一幫罷了。
不料其中還有那麼多彎彎繞繞,但是這件事真的有那麼多彎彎繞繞,還是秦時讓為了替她背鍋,用來搪塞父母的理由的?
秦若憐不太確定。
秦老爺聽得頻頻點頭,最後還說秦時讓做得好。
秦若憐打從心底里佩服他,不愧是京城第一大才子,口才了得,三言兩語就說服他們了。
早知如此,她也直接用這個理由帶人回來,不必用秦時讓的名義,靜下心一想,也不行,就她這腦袋,說不出這番話。
再被父母懷疑地盤問幾句,一定穿幫,還是他穩妥。
秦若憐緊張的心鬆開了。
不管如何,事情圓滿解決。
秦夫人說他們再聊下去,飯菜都要涼掉了:「快用飯吧。」
秦老爺提筷。
秦時讓還沒動作。
秦若憐亦是。
等秦夫人也提筷了,他們兄妹二人才一前一後提筷,無聲地用飯,伺候的下人為他們布菜。
食不言寢不語。
他們開始用飯後是不能說話的,秦時讓不餓,吃得不多。
身為父母的秦老爺秦夫人未離桌前,他是不能離桌的,於是秦時讓繼續慢慢地吃著並不喜歡吃的食物,表情如常,看不出情緒。
等吃完飯,秦夫人留他們待了一會兒,關心下他們的日常。
秦老爺只在一旁聽著。
他是一家之主,平日裡需要維持著一家之主的威嚴,很少有情緒外露的時候,更喜歡觀察他們的行為,確定他們沒行差踏錯。
眼見天色不早,秦夫人止住話頭,放他們離開。
*
秦時讓他們被秦夫人留下閒聊之時,裴雪詩早就吃完晚飯,孤獨地趴在床榻上睡著了。
這具身體還很虛弱。
哪怕昨天到今早睡了長長一覺,還是缺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