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多兩金子,不少了,賣個醬菜霉豆腐,夠讓內宮上下過一個好年,算算還算值得,順安帝便與祿衣侯道:「那就賣給你了,你亞叔說這買賣得今天成,朕也不攔你們,晚點時候你讓吳英叫宮裡閒著的人幫你把東西抬起去稱一稱,金子不要緊,你明兒記得拿來給朕就好。」
今天稱貨,明天就要錢,祿衣侯面不改色,「聽您的。」
接而他又道:「臣有一事想和您商量商量。」
「說。」
祿衣侯便說了他要帶太孫走象茲的事。
順安帝聽罷斂了笑,朝靜站在一側的皇太孫望去。
他這孫子說來也乖巧識相,沒讓其坐他便不坐,悄無聲息靜站在一角,不止是皇帝與祿衣侯說話的時候他如此,就是太子前來說話,明知太子不喜自己,他這個孫子也會安靜站在一角,直到太子發現出言攆他出去,要不他就站在偏角處,看著來者之人的一言一行,甚至會學著這些的言行舉止來與皇帝說話。
而其長進也一日千里,今昔非同往日可比。
他這皇太孫,不管身子如何,這胸襟至少是一個皇太孫的胸襟。然而身子才是當一個帝王最緊要的要素,古往今來不知多少英明帝王的豪情壯志皆是惜敗於早亡,順安帝說是把他這長孫帶到始央宮裡調理身子是為了成全皇后,但實則皇帝也是拿太孫來調*教太子,太孫是他太子父王的試金石點睛筆,也是他太子父王走向帝王之路的墊腳石。
這是一顆聰明的試金石,一隻清醒的點睛筆,還是有點用的,這往後的用處也是有的,要是早早沒了,還是有點可惜了。
要是他去象茲還能活著回來,往後倒是可以在其身上多放點心力,順安帝沉吟了片刻,朝祿衣侯頷首。
「多謝陛下。」祿衣侯這廂恭敬回道。
衛詡站在牆角,沒得到吩咐他不敢說話,聽到座上君臣倆人此番對話,他便連謝恩的話也不敢冒然出聲,他垂著頭不動,藏在袖子下已擰作了一團,他逼著自己不動不想,生怕此時心裡那些充斥著酸甜苦辣還有委屈的眼淚從心中潰敗出逃,從眼睛處奪眶而出。
第76章 吳公公會給你安排好此行最好的教學先生。
「陛下,喝茶。」
「侯爺……」
吳英這廂端來茶水,奉給順安帝後,又給祿衣侯上了。
「謝您。」祿衣侯先行謝過順安帝,又朝吳英頷了一記首,方才拿茶,這不卑不亢的姿態由他拿捏出來,讓見者之人有說不出的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