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陳樾真拿了個木碗送給皇帝。
皇帝一問,得知是棠袖隨口一說導致的,簡直啼笑皆非。
笑完就讓常雲升去他私庫里挑些各地上貢來的諸如絲綢錦緞、寶石金箔等賞給棠袖。此後玉碗再不是宮中禁忌。
第31章 影響 不難。
挑完賞賜, 常雲升親自往棠府走了趟。
宮中賞賜於棠袖而言早已是家常便飯,她光聽常雲升宣旨都不知道聽多少回了。然常雲升對棠袖態度仍一如既往的恭謹,自稱一直是奴婢, 從不說咱家。
「萬歲爺看到木碗, 很是開懷。」
這位秉筆太監兼提督東廠一張臉笑得仿佛盛放的菊花,說的話也教人聽著分外心曠神怡:「奴婢倘若能有夫人一兩分的聰明,怕是做夢都要笑醒。」
棠袖和氣道:「廠公過譽了。」
流彩這時上前,將裝滿銀兩的荷包遞給常雲升。
換作別人給常雲升孝敬, 常雲升要麼客套地推辭一番再收,要麼直接婉拒不收。然此刻給他的是棠袖,常雲升不僅雙手接過荷包,更是連聲道多謝夫人。
棠袖道:「廠公客氣。日後還望廠公能夠多多關照。」
常雲升道:「夫人言重, 這是奴婢應當做的。」
之後流彩送常雲升出府。
剛坐上回宮的轎輦,就有小太監迫不及待地向常雲升發問:「督主,這江夏侯夫人到底什麼來頭, 怎么小的瞧您對她比對江夏侯還要重視?」
按說自正德五年,西廠和內行廠隨權傾一時的「立皇帝」太監劉瑾消失後,唯一屹立不倒的東廠可謂再無對手, 錦衣衛最高首領指揮使都不及東廠督主的權力大,甚至前者見到後者還要下跪。
誰知到了萬曆年間, 橫空出世個陳樾。
皇帝外甥的身份就不必說了,陳樾本人也確實有能力。早前位於大明西南的東吁王朝入侵大明雲南邊境, 大明和東吁王朝斷斷續續打了二十多年的仗, 陳樾便在此間掙得第一份軍功。待陳樾活著從戰場回來,不僅得到皇帝前所未有的重用和信任,沒多久就擢升錦衣衛指揮使,爵位也順暢無阻地承襲, 此後漸漸演變成常雲升見到陳樾得行禮。
每每陳樾進宮面聖,常雲升對他都敬重有加,從未在給皇帝通傳遞話上故意延誤,陳樾待常雲升也只作尋常同僚,並不如其餘大臣那般表面一套背後一套。兩人甚至還聯手辦過幾回案子,東廠和錦衣衛的關係由此比以前平和許多。
儘管如此,小太監還是不明白,江夏侯再厲害那也是江夏侯,跟他夫人有什麼關係?
他夫人又沒軍功,也不辦案,充其量就是背靠馮翁,手裡錢多。
小太監尋思著,總不能皇上相中這個錢,覺得大明不能離了馮翁,這才對江夏侯夫人另眼相看了些,想皇上所想的督主便隨之重視了些?
小太監問完,久久沒能得到常雲升的回答。
直等離了棠府所在街道,轎內才傳出一句:「膚淺。」
小太監立即賠罪:「是是是,小的腦子愚笨,還請督主不吝賜教。」
常雲升這才道:「那咱家今日就教教你,給咱家好生聽清楚了。」又道,「這話咱家只說一遍,你們其他人也都聽好了:當初玉碗一事過後,宮裡這些年誰都不敢用玉碗,你們應當都知道。」
太監們齊聲說是。
任誰得知皇帝為個區區玉碗震怒,怒得一向驕縱的皇貴妃竟毀冠服、脫簪珥不說,還蓬頭跣足地率宮人在殿門外匍匐請罪的消息,莫提玉碗,便是玉杯玉箸之類也不敢再用。
就怕再觸怒皇帝,屆時別說匍匐待罪,興許腦袋都保不住。
這麼想想,能以平平一個木碗叫皇帝改變主意,江夏侯夫人好似的確有些常人所不能及的過人之處。
有太監才想到這點,就聽常雲升繼續道:「咱們那位爺可是出了名的心硬,你們道隨便誰拿個木碗都能做到如江夏侯夫人這般?怎麼可能。」
當時可是連太后都不敢勸皇帝。
這麼多年下來,也就江夏侯夫人的隨口一句話不僅沒叫皇帝生氣,反而還讓皇帝解開積壓已久的心結,足可見江夏侯夫人在皇帝心中的地位有多高。
江夏侯能力再強,也僅只是完成皇帝的吩咐。江夏侯夫人卻是直接影響皇帝的想法。
這樣的能耐……
常雲升捋了捋拂塵,最後敲打道:「咱家提拔你們幾個進啟祥宮,是為了更好地伺候皇上,可不是叫你們覺得在皇上跟前露了臉,從此就飛黃騰達能在紫禁城裡橫著走。真惹了不該惹的人,咱家便是執掌東廠也救不了你。」
這話說得嚴重。
太監們心下凜然,喏喏應是。
這邊常雲升教導太監們以後再見棠袖務必要十二分的恭敬,那邊棠袖在看皇帝這次的賞賜。
也多虧是常雲升替皇帝挑的,絲綢錦緞的顏色都很靚麗,正適合年輕女子做衣裳。寶石也選得好,回頭叫人打兩套新頭面戴進宮給皇帝瞧瞧,下次賞賜如果也能給這樣的就好了。
至於金箔,棠袖沒多看,她不缺這個。
棠袖對金箔不感興趣,有的是人感興趣。
「啪!」
韻夫人拍掉瑜三爺伸向金箔的手。
韻夫人斥他:「這是給藏藏的,你亂摸個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