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正家裡今年過年的氛圍不太好,中午吃飯的時候二叔二嬸都在唉聲嘆氣,他有些受不了,藉故跑了出來。
寧橋也不知道怎麼安慰他,只能讓他在這裡幫忙看店,寧正本來說要幫寧橋的,但看到向馳安,他還是有些虛,只能守在店裡。
寧橋讓向馳安換了雙舒服的鞋子,兩個人就背著背簍上山了。
「背上山了今天要在山上住嗎?」向馳安的手上拄了根木棍,是寧橋拿給他的,他第一次負重爬山,還是需要做點準備。
寧橋怕起山來臉不紅心不跳的:「山上的廟裡有個守廟的大爺,背上去了他會給我鎖起來。」
向馳安點了點頭。
越往山上,路就越崎嶇難行,很多地方其實根本就不是路,就是攀著樹,踏著石頭,一點點往上爬。
向馳安原以為這一趟上山很輕鬆,畢竟他從前的體能訓練強度比爬山大多了,但現在還沒到半山腰,他就覺得自己已經力竭,反觀寧橋,只不過是喘息聲大了一點。
「歇會兒?」寧橋幫他把背簍放下,自己背著背簍靠著一棵樹休息。
向馳安深吸了口氣:「還有多遠?」
「剛一半。」寧橋笑著說,「一會兒等上去了,你就在山上等我,我再跑一趟,咱們就一起回。」
「咱們一起。」向馳安喘勻了氣,看著寧橋,又背著背簍起身。
好在後半段路要好走一些了,在向馳安休息了第二次的時候終於看到了寺廟的大門。
這時恰好廟裡的鐘聲響起,綿長又悠遠。
第49章
到了山頂, 只見一扇簡陋的寺廟大門,大門下面倒是有開闊的一塊空地,寧橋指著那空地說:「明天我就在這裡擺攤。」
「攤位費呢?」
寧橋搖頭:「不收攤位費的, 沒多少人來擺攤的。」
畢竟背著貨上山太累, 又因為是過年,忙碌了一年了,誰家不想好好休息過個年呢,也只有像寧橋這樣,平日裡也閒,過年也閒又缺錢的人才會來擺攤子了。
他們把貨背上廟裡, 平時廟裡只有一個老大爺負責守廟, 因為明天是初一, 人流量會大, 因此廟裡這會兒人要多一些。
老大爺是個啞巴, 看到寧橋直比劃,他跟寧橋很熟, 前幾年每年寧橋都來的。
寧橋笑得很開心, 然後像往年一樣,把自己背來的香蠟紙錢分了一半給老大爺,老大爺喜滋滋地接了, 放到自己休息的那間屋子裡, 隨後才拿了錢出來,交給寧橋, 又幫寧橋打開一間屋子, 讓寧橋把東西堆在屋子裡。
向馳安只是在一邊看著,等老大爺走了之後,才問他這是什麼意思。
「太爺生活也不容易。」寧橋揉了揉肩膀, 「他一年四季都在這廟裡生活,每個月只給五十塊錢補貼,生活很拮据,我每年來賣東西,把自己的分他一半,按原價收他的錢,賣多賣少的,好歹也有個賺頭,我這裡價喊高點,他那就低點,不差那點兒的就在我這兒買,差的呢就去他那買,我倆都有賺。」
向馳安點了點頭,寧橋重新背上背簍:「還剩一趟的貨了,你在這等我,可以先轉轉,要是有想拜的菩薩,就去拜拜,大殿鎖著沒開的話,你就找太爺幫你打開就行。」
「我跟你……」向馳安本想說跟他一起,但自己也確實有些累。
「你休息一會兒吧,我速度很快的。」
向馳安只好作罷,看著寧橋背著個大背簍下了山,很快就看不見身影了,這才轉身往廟裡走。
他剛才就看到了這廟前桃木牌坊上寫的「興隆觀」三個字,向馳安納悶,明明是佛家的廟,為什麼又取道家的觀字?
等他走進廟裡,正對著門的就是大雄寶殿,三尊佛像眉目含笑,慈悲為懷,俯瞰人間。
佛像下面是供桌,供桌上有香爐,中間有幾盞長明燈,左右有蓮花燈裝飾,供桌前面有功德箱,地上擺有好幾個磕頭用的蒲團。
正殿外有也有一長列香爐,香爐旁是焚燒紙錢的爐子。
走出正殿有兩個方向,一邊是通往文殊普賢處,一邊是天王殿。
再往後走就是觀音像,各個觀音司職不同,足有三十三相,竟然也是一一排列好。
向馳安走到另一邊的時候,竟然發現這裡還有玉皇大帝王母娘娘的大殿,不怪要叫興隆觀,供奉的菩薩已經是佛道合一了。
這廟裡,司什麼職的菩薩都有,文殊普賢不在話下,月老財神處也是香火旺盛。
這廟是建在一座山頭之上,初看不覺得大,但轉一圈下來,還是用了不少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