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女人的肚皮果然如傳聞般神奇,才第二年開春,就懷上了,到年末,孩子哇哇落地,果真是個大胖小子。
多年心愿得了,二嬸嬸仿佛終於不再虧欠蘇家祠堂放著的列祖列宗,很是輕鬆,對幫忙生孩子的女人也多了幾分感激。
講到這裡,二嬸不自覺重複了三遍「我好吃好喝供養她,什麼苦活都不叫她干」。
後來,二叔覺得孩子太小,離不開生母,便又拿出五十元給那女人的丈夫,要再續兩年,等孩子滿兩歲,再把他老婆送回去。女人的丈夫認為價格很公道,收了錢,便叫她安心在蘇宅裡帶孩子。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混著,如今是第三年了。
「這個兒子是幫我生的,管我叫娘,管她叫姨,哪有把田分給她的道理?這可是我妝奩錢換來的,鄉里的七大人也都清楚。榮真是老糊塗了,也怪那狐狸精,忒不安分,過了幾年好日子就把自己當姨太太了,成天不是腰酸,就是頭疼,我還指使不動她了。」
二嬸絮絮叨叨說著。
老太太眯著眼,像打起瞌睡,乾癟的手仍緊緊挽著孫子的右胳膊。
這時,一直安靜擺弄鐵皮罐的男孩忽然喊了聲:「奶奶,我餓。」
像有人插隊,一瞬間,全屋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男孩身上。
「乖孫餓了,哎呦,哎呦,把奶奶心疼的。」老太太如夢驚醒,趕緊把孩子放下,同蘇青瑤說,「侄女婿,蘇丫頭,我這屋裡也沒什么正經的吃食,辛苦你倆把連耀帶回去,叫後廚做點飯菜。」
蘇青瑤乖巧地點頭,如蒙大赦般從老太太懷中牽過弟弟。
走出房間,他倆帶著男孩回到前廳,人更多了,是最早一批趕來弔唁的親眷。邁過門檻,滿屋的煙和男人臭。繼母正坐在角落,靠著椅子發呆。
蘇青瑤將弟弟交給她,和徐志懷回了廂房。
稀里糊塗忙了一通,日色漸晚,老宅沒牽電線,摸著扶手顫巍巍上樓,進到臥房,便似墜入了一個昏暗的世界。
徐志懷點亮油燈,一邊解領帶,一邊裝作不經意地問起蘇青瑤有關蘇家的事。
他知道蘇青瑤幼年喪母,七歲時跟父親和繼母離開合肥,去往上海。沒過幾年,家裡有了弟弟,她就去讀寄宿制的教會女學。他也清楚蘇青瑤跟父親的關係不大好,從前以為是她埋怨父親早早把她嫁出去,才一直鬧彆扭,如今看,沒那麼簡單。
蘇青瑤趴在狹小的窗台。
已經到了亮燈的時候,宅中的僕人們沿著走廊,挨個懸掛風燈,活像富貴人家把玩的紙紮人偶。
晚風吹得燈籠來回搖曳。
「你別問了。我也記不清了。」蘇青瑤喃喃,目光越過掛燈籠的僕役。
眺望遠方,可以瞧見廂房對面有一扇落了鎖的朱門,透過雕花的石窗朝內往,隱約瞧見門後有一口青石壘砌的水井,井上早已長滿青苔。
風一陣一陣地刮大了。
第七十五章 舊時代的殘黨 (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