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幾個班幹部的基礎比較好,把這些事情交給你們,不會拖累你們的學習進度,平時你們也要多幫其他同學進步……」
「老師,我走讀,和同學們溝通起來會不會不太方便?」林向南舉手,她想婉拒。
「不是還有副班長和學習委員他們嗎?」輔導員淡定的說道:「你不住宿舍,就應該找機會和同學們多接觸熟悉。」
就是因為林向南沒住宿舍,班上同學沒人認識她,所以才鬧出這麼個烏龍。
提起被認錯的事,林向南的氣勢不自覺的就弱了下來,把手放了下來,默認了這事。
反正也就一個月的時間,後面會重新評選班幹部,忍一個月就完事兒了。
等班會散場,幾個班幹部開小會的時候,學習委員蔡美娟第一個不服氣,問道:「林班長也考多少啊?諸葛同學你呢?」
班上好幾十個同學,就他倆給人得第一印象最不靠譜。
結果他倆還是班上的第一第二名,蔡美娟心裡實在是想不通。
「我481。」林向南回答道。
諸葛永康驚訝的看了林向南一眼,說道:「我454分。」
「我453,差一點而已。」蔡美娟想了想,說道:「各省試卷的難度不一樣。用分數來評估大家實力,不准。」
林向南聳了聳肩,沒說話。
班上幾十個人,蔡美娟的年紀是最小的,才16歲,確實有驕傲的資本。
但能站到這裡的,誰不是天之驕子?
就這幾年的學習氛圍,還有學習資源,這次高考能考四百分,都已經是天賦過人了,蔡美娟的分數,也是他們省排名前三的存在。
可惜,大中華人太多,萬里挑一的天才也多。
蔡美娟想出頭,林向南也樂意把重任交給她,笑嘻嘻的在旁邊替她加油鼓掌。
但輔導員有事兒,就喜歡找林向南這個班長。
「歷史系的周教授,捐了四千塊錢給學校,他想用這筆錢資助家庭貧困的學生,這個申請表你拿下去,讓有意向的同學填……」
學校的助學金,夠學生本人生活。
但如果家裡負擔重的話,學校給的那點錢就不夠了。
班上的同學,有二三十歲,已經結婚生子的,養家壓力也大得很。
學校發的錢,只是最基礎的,和單位的工資根本就沒法比。
林向南她們來讀書,金廠長這群領導,其實都非常願意給她們發工資。
但這不符合規定。只有工齡滿五年的,工資可以由原單位發,畢業後回原單位。
領助學金的學生,畢業了學校會分配,不用原單位操心。
畢竟學生學的專業,不一定和原單位的工作崗位適配,學校分配更加靠譜。
就跟林向西一樣,他的原單位是飯店,他學的是師範,這完全是兩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