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老師提問就是那種常規環節了,幾乎是每一個演講完的同學都會經歷的問題,燕文心自然對此早有準備。
「你是怎麼想到這個主題的?」
「我平時一直在細緻觀察,看到了同學和老師們的不方便之處,於是呢就在心裡面想方設法想要為他們減輕這種不方便的地方,所以這個便民服務項目才應運而生。」
「那麼燕文心同學,你覺得你的為同學服務便利店有什麼優勢呢?又有什麼可以補充的地方呢?」
「當然,畢竟我是第一次開店鋪做生意嘛,不足之處還是很多的……」
台下的老師在提問,台上的燕文心在回答,他進退有度有理有據,良好的風度和不卡殼的答案一下子就為自己贏得了不少好感。
知道台下一位戴著眼鏡頭髮花白的老師冷不丁地問道:「其他的問題都由先前的老師問過了,我想知道的問題大部分也都得到了答案,不過現在我還有一個問題想要問一下這位同學。」
「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中央財經大學四個年級一共是兩千五百多個在校大學生,可是你給出的這份報表上顯示,一個月接待項目有一萬多個,這是什麼意思呢?這豈不就是代表了,你們財大的學生每一個人在每一個月都來你的店裡消費了四次?」
這位老教授一提出這個問題,其他人才發現了不對勁之處。
「是啊是啊!這確實很不對勁啊。一萬多次接待服務,你們學校現在一共才兩千五百個人,一萬除以兩千不就是四嘛,難不成你們學校每一個人都在你們這個便利店消費過?」
「不可能不可能,我們都是教這個的,難不成還不知道這方面的經濟學知識嗎?在一個市場裡,無論這個市場的規模是大還是小,都不會存在那種每一個人都成為消費者的情況。特別是在大學校園裡面,一個學生搞出來的項目即便前景再好再有特殊之處,也不可能每個人都去消費過呀?」
這還不算完呢,這位老教授緊接著又嚴肅地說:「不著急,這位同學你慢慢想就可以了。還是你想要說,中央財經大學除了在校大學生以外,還有其他的教職人員和行政人員?」
燕文心連連點頭,他現在就像一個在海里溺水的逃難者終於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樣,只要給他台階下,無論其她人說什麼他都會一口答應下來的。
「是是是,是這樣的,還有其他的人嘛。而且我們不排除一個人重複在店裡面消費了很多次的情況,這個平均數並不能代表什麼。」
燕文心冷汗都要出來了,要不是知道現在情況緊急,他都要伸手去擦汗的。
「哦,是嗎?」老教授淡淡地反問,緊接著他就拿出另外一份報表,慢悠悠地說:「可是這也不對吧,算上教職工和其她的人員數量,我們就當你整個財經大學有三千多個人好了,但是即便是加了這五百多個人數量也不對呀。難不成你這個什麼什麼便利店,大學裡面的每一個人一個月裡面都會來你這裡消費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