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这次说是余简负责吃住交通,但其实主要还是由教授们处理,她只是提前把相关资金交到了教授们手里,只是显然教授们并没有大手大脚的习惯,在饮食上准备的多是干粮,至于喝水的问题,因为火车上有热水,再加上基本上每个人都会携带搪瓷杯,倒不需要特别在意。
这会儿余简直接买了一堆食物回来,所有学生都闻着香味探出脑袋来。
教授们也齐刷刷看着余简。
刘教授又因为跟余简相识,被推出来说话。
“小余啊,你这是不是太浪费了?咱们的钱是不是最好用在重要的事上?”
余简笑着摇头:“没事的,刘教授,S市建设不缺这点钱,那么大一个项目,要是真有什么问题,这点钱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而且东西都买来了,不吃岂不是太浪费?”
余简这么一说,刘教授也无话可说,只是在拿了属于他的那份食物后,低声劝了几句,重点还是希望余简能把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放在投资上。
这是刘教授的好意,余简自然是全盘接受。
只是在发盒饭的时候,总觉得自己像是恶意剥削的没良心资本家,忽悠了一群国内顶尖的大学生给她干活,只供吃供住就算了,这些学生竟然还要反过来给她省钱。
这要是在后世,要是哪家公司能招到这么多牛逼的学生来实习,肯定要好好招待着才行,还得小心谨慎,怕他们跑掉。
想到这里,余简忍不住看着车厢里的众人。
77年的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考生,又是这届考生中最牛逼的一群学生,都不需要猜测,她可以肯定这群学生中肯定会有未来总出现在电视上的领导级人物,或者是各个领域的大牛。
这一个个,都是优质的人脉,现在结交好了,这些人对她的未来肯定会有极大的助力。
余简微笑,看着这一群祖国未来的花朵,眼神中满是和煦。
第139章计划开始
S市城市建设开始之后,余简又开始忙了起来。
作为地处南方的城市,S市土质松软,在处理建筑相关问题的时候,要在意更多的问题。
其实不止是S市,Z省大部分地区都有类似的问题,因为土质过于松软,在造房子的时候就需要打造更夯实的地基,但即便如此,一不小心都会出现坍塌的问题。
刘教授作为建筑系的教授,带着一群学生四处勘测地形,根据实际的地形情况绘制更标准的的地图,以此作为基准,规划整体布局。
首先是市中心,一个城市想要得到第一时间的认可,标志性建筑必不可缺,如何确定城市中心就是一个问题,如何设计中心地标,又是另一个问题。
其次是各种建筑的分布。
商业区、居民区、工业区、学校、医院、消防局、电力局、垃圾站……不管现在是否有能力建造出合格的建筑,都需要将这些考虑在内,以供未来发展需求。
除此之外,道路交通线也需要考虑在内。
为此刘教授几乎三天两头都会带领学生召开会议,以确定城市“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建筑。
这些会议偶尔余简也会参加,目的主要是为了提出未来的意见,比如说在规划时要预留出足够的地下交通空间,为未来规划地铁线做打算。
比如说公共交通的道路空间。
再比如说要考虑到未来家庭几乎家家户户都备有汽车的情况。
当然,并不是余简的每一个提议都会得到无条件认可,地铁线这一点,因为目前国外已经有了相关的配备,倒是得到了一致通过,但是说到汽车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给出了反对的意见。
原因很简单,这年头一个家庭里能有一辆自行车,已经算是很不错了,汽车是只有高端人士才会配备的交通工具,根本没必要在设计小区时考虑停放汽车的问题。
就算真有那一天,肯定也会到很多年后才会出现,这时候完全没必要考虑这一点。
对于这样的意见,余简并不觉得诧异,她也没有强制性要求所有人听她的,只是退而求其次,要求在设计居民区和商业区的时候,周围能有足够的空间用于种植绿植。
以及居民区楼与楼之间的距离相对开阔一些,免得过于拥挤。
这次的意见并没有得到反对。
很长一段时间,余简都是作为“补充者”的身份出现在会议上,提供和补充一些她的意见和想法,比如说消防局,这时候人们对于消防局的了解并不深,余简也不强求他们一定要了解,只是强制要求在每一栋楼附近留有一定的消防空间。
这样的要求并不严苛,即便很多人都认为这个意见很奇怪,但还是按照余简的要求进行设计。
倒是刘教授几次与余简深入交谈关于建筑消防的问题,以及相关一些建筑的设计问题。
这时候大部分居民楼都还处于古旧的公共卫生间状态,又脏又破,还不卫生,余简这次就之间提出要求设计独立卫生间的要求,以满足这些建筑未来发展的需求。
独立卫生间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备的存在,没有独立卫生间,一栋楼的寿命会很短。
当然,对于商业楼,只是暂时预留出足够的可开拓空间,部分商业楼依然可以采用一层楼一个卫生间的模式,至少可以应对短时间内的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