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袁恆宇乾脆地道歉。
「你明白我的意思了?」蕭雲徊問。
「我還在思考。」袁恆宇實話實說。
「那為什麼道歉?」
「我的話傷害了別人,我不知道為什麼的時候,總會道歉。」袁恆宇若無其事地說。
說者無心,卻聽者有意,蕭雲徊想起袁恆宇的成長經歷,心忍不住刺痛了一下。
第9章
那是蕭雲徊和袁恆宇第一次不歡而散。
嚴格來說,是蕭雲徊主動發飆,袁恆宇渾然不知。袁恆宇匆匆留宿一夜,第二天就返回學校。而蕭雲徊還需要面對生活的一片狼藉。
他開始感到很不適應:早上起來不需要查詢店鋪、充當客服,正襟危坐填寫當天需要發出的快遞單,再一件一件整理包裝,主打一個手忙腳亂。現在這些時間都空閒出來了,伴隨著那個關於他店鋪的連結直接清空。他有點迷茫,後勁時間比他預想的還要長。
有好幾次,他點開挖寶網上的「我要開店」按鈕,糾結著要不要再試一次。已經分不清究竟是PTSD還是他沒有想好怎樣才能和過去不一樣,這種毫無準備讓他沒有鼓足勇氣再走一遍從頭路。
但生活對蕭雲徊這樣的人來說,沒有太多時間可以猶豫。
他把原來上午和一部分下午用來處理店鋪的時間,全情投入去慧姐店裡幫忙。
慧姐的弟弟幫慧姐打點了幾天後,就回溫州照顧自己的生意和家庭去了。慧姐也因為小女兒剛出世忙得不可開交,索性把店鋪全權交給蕭雲徊打理。蕭雲徊也正好通過連日的勞作,暫時忘記未來還需要做選擇。
慧姐小女兒滿月那天,他和林超各揣著一千元紅包,拎著一箱水果去看望。那時慧姐的丈夫已經回到了杭州工地,娘家人也都在溫州,身邊竟然只有小樂在照顧。
蕭雲徊覺得兩個大男人,貿貿然這樣登門不妥,便問慧姐怎樣更方便。慧姐才說,帶孩子瑣碎得令人頭大,好容易來了兩個客人,能聊聊不知道有多好。
言談之間,慧姐問起了袁恆宇和蕭雲徊的店鋪。
蕭雲徊不得不坦承,店鋪因為出售山寨產品被罰款關停了。慧姐不由唏噓,又鼓勵他年輕人前途無量,義烏有那麼多項目可以做,這個不行就再換一個。蕭雲徊點頭稱是,心想道理他都懂。
三人閒聊又聊到林超和蕭雲徊的烤串攤,林超也是連吐苦水,表示冬天快到了,客流從烤串轉向了火鍋和湯煲系列,自己正在考慮是不是要一店兩吃。
接著自然而然聊到了慧姐和她丈夫的未來。
原來慧姐也在迷茫,說起上次她丈夫在義烏待了兩三天,那邊的工頭就催著回去,他一個星期都沒待夠,就匆匆回杭州了。慧姐一個人要打點兩個孩子,尤其小女兒出生不久,睡眠時間不固定,讓她和小樂都睡眠欠奉。
蕭雲徊不禁問,有沒有想過夫妻團聚?慧姐說有,現在商定的是等小女兒上小學的時候就一起回老家,先再在大城市闖蕩幾年攢錢買房。蕭雲徊和林超說也好。
三個人各自一邊愁著自己的事,一邊祝福別人。
蕭雲徊在看望完慧姐第三天收到慧姐的微信。
慧姐問他:「是否有興趣承包我現在這個快遞點?承包需要準備的押金是十萬元。」
慧姐坦言道,正在尋思過陣子帶著兩個女兒到杭州和丈夫團聚。
蕭雲徊有一些訝異。他隱隱約約聽慧姐說過根據分發件計算每一單的盈利,也記得袁恆宇和他算過,目前慧姐這個點,每個月能有一兩萬元盈利。
說不心動,是假的,但他也有顧慮。
一是這份工作得天天在地開工。這和完全做電商還不一樣。要是奶奶和妹妹有個什麼事,自己回老家做個一件代發,仍然能勉強維持。但如果在義烏做快遞點,就當真要被綁死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