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想,如果之前我們在挖寶的襪子店鋪,是從1677上拿貨,他賣什麼,我拿什麼的話;那這次能不能變成,我通過不同的廠家拿貨,建立江蘇浙江當地的我的生產加工廠的人脈,我自己設置生產標準,包括款式、用料、質量,用他人的工廠區達成。通過這種方式創建你當年在錦湖說過的,我們的品牌。」
「嗯,」袁恆宇非常贊同:「適合現在的我們,可以一點一點擴容,不必短時間內大量投入。這樣的弊端是,我們會有一個或多個上游;這樣的好處是,我們可以嘗試和擴大款式和種類,監控生產質量。」
蕭雲徊聽袁恆宇講到重點,接話道:「對!種類的擴充當年對挖寶的網店很重要,我後來習慣在三家不同的1677上訂貨,那是我生意最好的時候,因為消費者們可以搭配購買,這樣更能促成消費。」
「接下來,你有什麼打算?」袁恆宇繼續提出重點。
「先打道回府,一邊賣著墨寒姐的優選產品,一邊通過今天認識的幾位老闆,看看他們有沒有結識不同母嬰產品加工廠的老闆,實地看一看、聊一聊,同時在幾個電商平台上觀察這些款式的市場風向。慢慢啟動。」蕭雲徊說。
袁恆宇:「好。」
在回杭州前的一個周末,袁恆宇和蕭雲徊一起去看他們的中學母校。
他們共同的中學母校是縣級重點中學,初高中在同一學部。因此,雖然比不得那些省市重點中學輝煌氣派,其基礎設施仍然算得上應有盡有。
蕭雲徊記得高一時教學樓外牆經歷了一次大裝潢,緊隨其後省里教育局領導過來視察工作,還在他們學校開展講話,數次強調教育強國。等袁恆宇上高一時,蕭雲徊早已從學校畢業,那年學校的塑膠跑道和學校室外的籃球場,皆迎來翻新。
青春就像十七八歲時的舊操場,永遠年輕永遠蓬勃,在記憶里漸漸褪色又始終依稀存在。
蕭雲徊和袁恆宇,坐在籃球場觀眾席,看幾個高大帥氣的青蔥少年身著跨欄背心籃球短褲在球場上你追我趕,他們二人作壁上觀天南海北聊著天。
「你這次回家,和你爸媽相處還愉快嗎?」蕭雲徊問袁恆宇。
「還是老樣子。」袁恆宇回。
「老樣子,是好,還是不好?」蕭雲徊想知道,袁恆宇上大學了,袁恆宇交了越來越多互相關心的朋友,袁恆宇會時常回家看望父母並攜帶伴手禮,袁恆宇越大越有出息——這一切,會不會讓這個曾經因為他破碎的家庭,逐漸擺脫過去的陰影,幸福起來 。
袁恆宇沒有直接選擇蕭雲徊給他的選項,而是進一步解釋自己的定義:「老樣子,就是一如往常。」
「……」
球場上那個個子最高的少年突然投進三分籃,他的幾個兄弟歡快地擁上去,抱作一團、笑容燦爛。
「我怎麼記得我高三時你是初一,為什麼後來我畢業兩年你才念大學?」蕭雲徊錯開話題,開始對袁恆宇話當年。
「因為我小學會說話以後跳了級,剛上初中跟不上,上了兩年初一。」袁恆宇解釋道。
蕭雲徊覺得詫異:「那豈不是我們曾經在同一個學校一年,我怎麼幾乎都沒見過你?」
袁恆宇倒不以為然:「我經常看見你。」
袁恆宇的話讓蕭雲徊十分錯愕,他以為創業前趙鈺萍的託付,正是他和袁恆宇緣分的開始。他問:「你認識我?」
「我不認識你,但我常常看見你。」袁恆宇說著,指著教學樓蕭雲徊高三時他們班所在的那層樓,又說:「下課時你會趴在那兒,」袁恆宇停頓一下,接著拍拍他們坐的石頭凳子:「放學後你有時候會坐在這兒。總是一個人。」
蕭雲徊大驚:「我自己都不記得了,敢情我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下看我。」
袁恆宇並未聽出蕭雲徊的弦外之音,問:「什麼?」
蕭雲徊搖搖頭,似乎想繼續:「你怎麼會注意到我?」
他高中時因為身材高瘦相貌白淨又獨來獨往,在低年級的學弟學妹那裡的確獲得了一些討論,就連嘴毒挑剔的蕭星星,在中學時都難掩對他外型的溢美之詞。可是,他自然知道,這壓根不是袁恆宇會關注到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