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後,緊接著,星港縣電商園招標開啟。
已經手握兩個頭部快遞公司縣代理的蕭雲徊、林超和曾詩彤,因為半年裡開展縣物流中心建設的效率喜人,立即獲得縣政府的青睞。
正所謂一回生、二回熟,這次的招標進程前所未有順利。
結束招標後,他們緊鑼密鼓地開始搭建新的團隊。
如果說,過去在快遞點、搏西西電商,和縣物流中心的運營,都算草台班子趕鴨子上架,他們中標星港縣首個電商產業園項目,定名為星港繁星數字產業園,便成為他們公司化的開始。
他們明確劃定分工,蕭雲徊負責電商板塊,林超仍然主持他熟悉的物流板塊。
物流板塊的主要工作,是和上下游物流代理對接,以及監管縣域物流的正常運營。除此以外,還要協助縣政府推行縣域物流體系的建設。
這些業務林超大都比較熟悉,少有的新業務,也讓林超興奮不已,沉浸在體力勞動升級成腦力勞動的喜悅當中。
電商板塊則複雜許多。
電商園的運營,和原本三兩個人靠年輕氣盛扛起一個電商店鋪大有不同。
他們後來才知道,之所以能拿下這個電商園,除了他們掌握較為優質的物流資源,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蕭雲徊的搏西西店鋪已經異軍突起,成為貢獻星港縣GDP的前二十大電商店鋪之一。
適逢星港在大力發展縣域電商,他們自然需要一個高大全的典型案例,而蕭雲徊和他的搏西西店鋪,則成為最佳藍本。
草創的電商園,需要組建的板塊很多。
不僅要忙於縣域電商招商,還要擔負起孵化地方電商人才的重任。
正因如此,接手電商板塊後,「繁星」劃撥了電商培訓與孵化、農產品展示與出售,以及網紅直播基地等板塊。
顯而易見,這不同於蕭雲徊當年莽莽撞撞,憑藉初生牛犢之力殺出一條血路。
他們開始頻繁出席一些必要的社交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建立繁星電商園的知名度、打點相關負責部門,尋求可能的合作機會。
自然而然,他們將縣域物流中心、和搏西西店鋪的倉庫,搬到了繁星。
磨合半年,原本物流中心的臨時工人都已經駕輕就熟。
蕭雲徊索性根據趙鈺萍、岳鳳和莊先琴的各自專長,分別安排她們跟進電商孵化,園區招商和物流每日分發的運轉。
趙鈺萍年輕時能歌善舞,如今內容直播平台不乏各種表演速成,正是趙鈺萍的強項,她進入了市場營銷部。
岳鳳辦事練達爽快、擅長交際,聯絡電商物流下游、應對潛在的入駐商家,最為得心應手,她去了運營部。
而莊先琴兢兢業業,加之照顧小包子最好地點固定,管理倉庫的臨時工人、檢查收發當日貨物,可謂相當合適,她被留在林超身邊,作為草創骨幹,和林超一起解決物流部門的新難題。
隨著電商園區建設發展深入,他們也開始和縣商務部門以外的人合作。
比如人力資源部門,他們定期分發補貼,用以哺育本地返鄉、留守和失業人口,鼓勵他們通過電商創業,實現自力更生。
縣政府認為,蕭雲徊作為草根、年紀輕輕成功創業的事跡,足以打動大多數人,於是建議蕭雲徊成立電商培訓班、分享經驗。
蕭雲徊推脫不掉,只得接下。誰知運營了兩期後,效果十分不錯,來上課的學生都夸蕭雲徊人年輕長得又帥,還非常謙虛!
如此一來,培訓也成為蕭雲徊操心的一大板塊,並由趙鈺萍從旁協助。
另一方面,長達半年的疫情後,直播成為一種廣泛被接納的自我表達方式。
星港縣政府敦促蕭雲徊和林超,儘快招攬幾位本地業已成名的網紅,到直播基地占住坑位享受補貼做成GG。
蕭雲徊只得請岳鳳積極招商,在社交平台物色和揀選本地頗具特色的網紅們,邀請他們進駐電商園。
蕭雲徊暗想,這會兒可體會到當年和袁恆宇一起,去南京市那個新建電商園時,趙總的不易了。
思及此處他又立馬打住,警醒自己:想什麼呢?都忙成陀螺了,還管不住自己,總是忘不掉袁恆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