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問題,每一道題,你都要回答,不可以沉默,不可以含糊其辭。」袁恆宇給他打預防針。
「嗯,」蕭雲徊放棄掙扎:「我聽你的。」
袁恆宇很滿意蕭雲徊的這個回答,於是他神情清朗,開始問問題:「我說,我不想做你的弟弟,你知道我想做你的什麼嗎?」
「……」
這第一個問題,就讓蕭雲徊十分無語,也只有袁恆宇這小子會這樣一本正經正襟危坐問如此傻問題,他對答如流:「男朋友。」
「正確。」袁恆宇居然還開始批改對錯。
緊接著是第二個問題:「我說,對我來說,你不是別人,你知道為什麼嗎?」
「因為你把我當成你的男朋友。」蕭雲徊回答。
袁恆宇搖搖頭,想否定,後又思索,不置可否:「對,也不對。」
蕭雲徊不合時宜地「啊?」了一聲,暗嘆這麼笨的問題,居然還有開放性答案?
見他一副願聞其詳的樣子,袁恆宇解惑:
「我想當你的男朋友,可是,這是我的個人意願,取決於你同意與否。當你不願意和我在一起,我就不是你男朋友。這是你的回答中錯誤的部分。」
「你回答正確的部分是,我不把你當別人,因為我愛你,這不會你的意志為轉移。」
不同於數年前那次表白,袁恆宇說「喜歡」,而這一次,他用的是「愛」,一個對他這樣情感稀薄的人來說,如此奢侈的詞彙。
蕭雲徊尤為動容,他反過來,將原本握住他雙手的袁恆宇的手,小心翼翼放在掌心,想要再次與他溫存。
孰料袁恆宇打斷節奏:「我還有問題想問。」
蕭雲徊還沉浸在方才袁恆宇的表白當中,被臨時叫停,只能欣然接受,他點點頭,等待袁恆宇的下一個問題。
「在KTV那天,和今天,你都主動誘惑了我。為什麼?」
「……」蕭雲徊再一次被袁恆宇問到語塞,果不其然,這小子還是那個熟悉的臉不紅心不跳說起虎狼之詞的配方。
可事到如今,他的本能,早已遠遠凌駕於僅存的理智,他不想再有所隱瞞:「因為我很想你,我……也很愛你。」
過去那些甜蜜的苦澀的片段,在此瞬間猝不及防呼嘯而來,以至於當蕭雲徊再次回想,他簡直難以置信,自己究竟如何熬過失去袁恆宇的漫長歲月,因此他追加回答:「比你愛我,還要多5%。」
「5%」這個梗,似乎也勾起袁恆宇的回憶,他難能可貴地輕笑一聲,彷如雨後初霽。
他模仿蕭雲徊當年的語氣,嫌棄道:「為什麼是5%,聽著有點少?」
這個問題,有些棘手。
在極短的時間內,蕭雲徊在內心思忖:要說嗎?
可他在袁恆宇回來前答應過他,他會給出自己的答案,所以今夜,他要對他毫無保留地和盤托出:「5%,是你能看見的。在你看不見我也看不見的地方,只會多,不會少。」
蕭雲徊想到他所有時候對袁恆宇那種小心翼翼的喜歡,也許,他總太擔心袁恆宇會因自己的緣故受到傷害,這樣的顧慮,反而傷害了袁恆宇。
他試圖進一步解釋自己的選擇:「小宇,我想你知道,不管是過去,還是未來,我永遠希望,我愛你,而你還可以自由。」
聽聞「自由」二字,袁恆宇的眉頭不住微蹙,神情突然緊鎖:「不正確。」
為了論證蕭雲徊的「不正確」,袁恆宇旁徵博引、大段論據:
「神經網絡的參數原本沒有形態,如果沒有數據的指引,它就像一台空轉的機器,無法習得任何有價值的模式。而數據如果沒有模型去學習和解析,也只是零散無序的符號——沒有規則,也無法形成語言。」
「但是,通過不斷地學習和調整,數據可以打造更多變、更適應複雜性的模型,模型也才能夠不僅僅依賴過去的數據,還能推理、創造和解決問題。」
「愛不是桎梏,是彼此的訓練數據——我們會彼此交互,共同進化,所以你愛我,不會讓我失去自由,而讓我成為了現在的我。」
蕭雲徊想,這斷然不是袁恆宇信口開河臨時演講的論點。
大概,也許,袁恆宇已經就他和他的問題,思考太久。縱然這一大段論述中充斥著大量他聽不懂的術語,他還是輕易明白了袁恆宇的意思。
可他畢竟不是他,所以,蕭雲徊只能沉默不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