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何時,傳旨的官員便到了這書院的大門前:「聖旨到,蘇文接旨!」
來人正是新上任的江知府,這些日子他對於工坊和學堂亦多有照顧,目前看起來,倒不像是個心裡藏奸的。
在書院的眾人,不論是嬌嬌、錢鳳、楊瀾漪還是學子們,皆跪在院中,等待著聖旨宣讀。
蘇文低著頭,心裡情緒莫名,她上次拒絕了康熙賜婚給九阿哥的聖旨,今日這聖旨,她實在是有些慌張。
而嬌嬌等人也摸不著腦袋,莫不是蘇文犯了什麼事?畢竟實在是想不出什麼理由,要聖上不遠千里傳聖旨給蘇老師。
程六小姐則是認為,蘇文又有新發明,要被聖上嘉獎了。
門口更是擠滿了不少圍觀群眾,他們跪在門外,伸著耳朵聽著消息,都想掌握這第一手八卦。
該說不說,最後的消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們聽見了令他們無法置信的消息——
江知府開口宣旨,抖著他那蓄了很多年的鬍子:「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蘇文,才德兼備,研製水泥,功績顯著,福安公主璟瑄慧眼識才,力薦之。
朕甚嘉其能,特詔蘇文入朝,任新設研究院副使一職,待遇等同正四品官員。
蘇文接旨後,應立即籌備,即日起程,進京赴任。此旨既出,如朕親臨,各級官員均應一體遵行,不得有誤。」
蘇文呆在原地:「這一切是真的嗎?我真的要做官了!」
江知府看著她這府嚇傻了的樣子,清了清嗓子道:「接旨吧,蘇副院使!」
江知府心想著,這蘇文雖有才華,到底還是年輕人,沒有定力,一道聖旨便讓她方寸大亂,全然忘了他剛得知此事的驚愕。
在眾人羨慕的眼光中,蘇文眼含淚光,扣首:「臣,蘇文,接旨!」
蘇文接旨的手都在顫抖,畢竟她從未想過,自己一介小小農女,卻能有如此造化,她居然做官了!
在場的老師與學生們則是振奮不已,他們受到了莫大的鼓舞。
嬌嬌心裡盤算著:「這蘇子雅是第一個跟著主子的,她居然得了這麼高的官位,倘若自己再使使勁,自己定然也會有個好去處。」
畢竟她是第二個跟著主公的!雖然沒有很久。而她自認不比蘇文這個老學究差,她雖然不能天天泡在研究室里搞研究,卻也是主子的得力幹將。
錢鳳的心思直爽些,她單純的為蘇文高興,又十分羨慕她能去京城,施展自己的一身抱負。
楊瀾漪則是開始了思考:「昔日她只能為賢內助,分明她一身才華不遜於他,本以為世間向來如此,可今日她才知道,女子還有另一種活法!」
這福安公主,她竟真能做到!旁人不知道,她可是做過知府夫人,怎會不知道這其中的門道:
這官階分為九品十八級,依次為「從九品」、「正九品」……「從一品」、「正一品」,哪怕她前夫,也不過是從四品的知府罷了!
那正四品官員都是何等人物?什麼通政使司副使、大理寺少卿,哪個不是舉足輕重之人!
雖說蘇文現下所任的「研究院副使」,只是正四品待遇,而未確定官職,那些京官們也未必肯認。
可如今,蘇文以女子之身入朝,能有這待遇已經十分不易。不知這福安公主在其中謀劃了多少,才有此結果。
而那學子們想的則更簡單:有朝一日,她們也想成為蘇老師一般的人才!
此事如平底驚雷,不多久就傳遍了整個揚州城。
這使得許多翹課在家甚至退學的商戶小姐們痛心不已:若是她們堅持上課,此刻這榮耀也有她們一份,她們跟著蘇副院使讀過書,以後說親都能便(bian)宜許多!
而她們的父兄則是十分惱怒,罵她們不成器,渾然忘了是他們先看不上那學堂的。
在父兄的訓斥與自己的後悔夾雜之下,這些小姐們出離憤怒了,她們屋裡換了一套又一套的瓷器,畢竟一切都晚了,她們已經回不去了。
只因蘇文臨行前下了死命令:退學者不得返校。她要將這為數不多的名額,留給其他真心向學之人。
很快的,數不清的新學子便湧入了學堂,一時之間,「女子學堂」在揚州城炙手可熱,已經成為上流人家的女兒追捧之處。
蘇文路上經過不少驛站,她騎著馬,馬蹄踩在水泥路上,她心中頗有幾分豪情。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原來做官,竟是這種心情。
蘇文勒著韁繩,「吁~」,馬兒便乖巧地停了下來,她看見璟瑄正站在城門前等,一旁還有許久未見的雍郡王的手下,秦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