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頁(1 / 2)

太子自小便跟著康熙學習「為君之道」,此時哪裡能不知道他在想什麼?

可是皇阿瑪,這世上哪裡有我這樣的太子,要錢沒有錢,要權沒有權,唯有個忠心耿耿的索額圖,卻還被您活活餓死!

胤礽痛苦至極,他暗自想著:「這不是告訴天下人,親近太子便是此等下場嗎?」

他是貪了銀子,可天下供奉本就應當有他這個儲君的一份!

是皇阿瑪不願意給他,那他便只能自己取了!

再說這滿朝上下,不論是滿人、漢人,還是包衣奴才,清廉者又有幾人?

皇阿瑪難道就不知道他貪嗎?他要得不就是這樣的一個把柄!他是身有污點的太子,阿瑪是公正愛民的慈父明君。

若是可以,他又何嘗不羨慕璟瑄?他這個侄女的錢,來的光明正大,甚至於老四對她也是無比縱容支持——旁人或許看不明白,他與老四共事多年,防備歸防備,可他清楚胤禛的為人。

璟瑄見康熙始終沒有鬆口,亦沒有問她的意見,便只得再次硬著頭皮開口。

諸位大臣雖然心中驚訝於康熙的反應——明眼人都看得出,這福安公主所獻物資絕不會少。

但她區區無知小兒,又哪裡懂得什麼賑災?

而此時,璟瑄則是迎著一堆人輕蔑的目光,開始輸出:「皇瑪法容秉,於賑災一事,臣有鄙見,請略陳固陋。」

八阿哥胤禩一向沉穩,諸位皇子中,唯有他可以稱得上一句「溫潤如玉」,不同於大阿哥的平素的魯直和太子不時的暴躁,他待人接物一向溫和從容,與朝中諸位大臣關係頗為友善。

與諸人看笑話的想法不同,他幾乎忍不住自己讚賞的目光:這侄女必然能成大事,她此刻的心性與自薦的勇氣,便是他識人無數,也未曾見過幾個。太子爺那幾個庶子與之相比,更是遙遙不及。

「朕准了!若是答得好,朕便封你為欽差,允你親自去賑災!」康熙在璟瑄所捐出的巨額財富誘惑下,最終還是成全了她的一片赤子之心。

他對諸位大臣道:「都來聽聽福安公主的意見,你們也不要不服氣,若是你們有異議,也要捐獻家資,朕一視同仁。」

他本沒指望璟瑄能說出什麼好對策,畢竟就連太子所言也不過是那些陳詞濫調。

可出乎意料的是,康熙越聽眼睛越亮,連帶著胤禛在內的眾人,向璟瑄露出了驚訝、讚賞,甚至是崇拜的目光。

她提到的「大災有大疫」,雖然已經是老生常談,可她竟有那應對之法——「酒精」!

這「酒精」倒是好名字,酒中精華,可滅一切疾病的「源頭」,聽起來怎麼就這麼不真實呢?

還有福安公主所給出的災後重建方案,這麼快便已有了這麼多情況的應急方案,甚至還有建設草圖、每種所需的水泥、砂石,所需人力……

諸位大臣仿佛受到了衝擊,李明玉自以為抓住了機會,他忍不住跳出來,帶著幾分「期待」,開口道:「福安公主,朝堂並非你嬉戲之地,你方才所言可有憑據?」

李明玉篤定她不可能拿出來這些,他雖然未曾在戶部、工部任職,想也知道方才那些不可能是真的——他的機會就要到了!

此時的戶部尚書、工部尚書本也覺得荒謬,可他們畢竟是一部長官,基本的能力還是在的,快速評估一番後,他們絕望地對視一眼——似乎,公主所給出的數據都是對的!

更遑論康熙本就擅長數算,曾經在尚書房引進西學,甚至親自為皇子們授課。在看見這二位尚書的表情後,他更加篤定了自己的看法:璟瑄所言不虛,甚至十分可行。

但她一個小小女子,又如何在短短時間內便有如此方案?

康熙心頭已經起疑,便問了出來,他寬和地問道:「短短時間,你是如何得出如此周全的辦法?」

璟瑄早知他會起疑,此時更是將自己早就準備好的答案說了出來:「孫女自幼便知,皇瑪法心繫百姓,自親政以來,河工便是您夙夜掛念的大事,四十二年之時孫女擅自出京至揚州,方知皇瑪法之心血。」

「您南巡是為了視察河工漕運,孫女卻只顧遊玩,」璟瑄痛心疾首道,「歸京之後,深感皇瑪法恩德之深,您不僅未曾罰我,反倒是封我做了公主。」

「孫女便一心想做些什麼,自那時便開始與蘇子雅一同研究治水之策,以及賑災之法。」

直郡王心頭頗為不忿,他惡狠狠看了胤禛一眼:「老四的女兒竟然是個馬屁精!」

老八更是神色莫名,與此時璟瑄這一番話相比,他方才吹捧皇阿瑪那段便只是空話罷了。

同樣都是誇讚皇帝治水之功,他卻並未像璟瑄一般給出辦法,而是推到了「天災」之上。

最新小说: 独占(伪姐弟 1V1) 无冬之春(西幻NP) 快穿:大佬她又雙叒叕演上了 我爹不可能是反派 宮牆之內有惡犬 錯折瓊枝 男主為何那樣 不好,小姐又被退婚啦![快穿] 如何扮演嬌妻迫害男主 校園文男主的作精初戀